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6日电(李杰 邢庆鹏)9月15日一大早,初秋的齐齐哈尔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一阵阵凉气扑面而来。地处滨洲铁路364公里170米的吉新河站,天空灰蒙蒙的,星星点点的雨滴打湿了线路和钢轨两旁的设备。7时40分,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电务段龙江信号车间碾子山作业工队工长李宁等6名职工,正冒雨检修道岔、信号机设备,及时为这些“铁疙瘩”疏通筋骨。
碾子山作业工队是与海拉尔电务段交界的工队,肩负着守护齐齐哈尔电务段西大门2个站、3个区间设备安全的重任。七八个人每周至少来小站一次,工友们乐在其中。
今天他们对“铁疙瘩”的检修养护有别于往日。近两个月,道岔、转辙机等设备历经暑运高强度运行和联合工务整治作业后,车间副主任齐洪波带队定期对道岔锁框、动作杆位置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巩固设备运用质量。
站场上,信号工孙长友等人按照作业分工逐一查看道岔锁框位置、道岔密贴状态。他们半蹲在湿滑的线路上,不时调整着姿势,仔细确认元器件运用状态,时不时拿出螺丝刀调整着。只有每个零部件状态良好,每一项技术指标符合标准,道岔、信号机等设备才能安全稳定运行,列车才能准时正点通过。
“立秋以来,我们班组为破解道岔框架不良、尖轨爬行、枕木不方等结合部难题,主动对接工务部门进行现场勘查、联合作业,严控季节性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设备运用质量,为这些‘铁疙瘩’平稳过冬做好准备。”42岁的碾子山作业工队工长李宁说话间,下意识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东北的天说冷就冷,趁着能伸出手,大伙卯足了劲儿干活。像吉新河这样的小站,他们从7时许开始一直忙到晚上,每次至少开3个天窗检查养护设备,顶风冒雨都是家常便饭。
乌云密布,夜幕低沉,站场点点灯光亮起,线路两旁的树枝发出嚓嚓的声响。17时整,孙长友和工友们完成了吉新河站设备检修养护任务。踏着朦胧的夜色,他们收拾好作业工具,踏上归家的列车……(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电话:0451-53642022 邮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