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5日电(记者姜辉)金风送爽时时觉,丹桂飘香处处闻。24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抚远市委宣传部承办的“我们的节日”东极文化研讨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抚远市举行。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王广致辞表示,中国民协将“我们的节日”—农民丰收节节庆系列活动放在黑龙江举办,深入挖掘边疆文化、民族文化、节庆文化内涵,并通过展开高规格研讨会,讨论地方民族节庆文化赋能社会经济创新发展,这对提升黑龙江文化影响力、辐射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业内专家学者,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准确把握节庆文化的科学内涵,传承发展节庆文化,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在深入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思想碰撞中开拓思路,携手为铸就文化自信自强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节日传递着我们的历史传统、积淀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凝聚着我们的文化认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倩致辞表示,一直以来,中国民协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抓手,大力倡导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风,让传统节日以及新型节日真正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的生机活力不但需要源远流长、引人入胜的各式传说故事,更应该有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的自我更新能力。通过挖掘边疆文化、民族文化,培育乡村新风俗,展现乡村新风貌,树立乡村新风尚,这也正是举办本次研讨活动的初心所在。
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连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王卫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杰宏,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詹娜等7名专家、学者分别以《论丰收节设置的困难与出路》《节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讨》《地方民俗节气产业化问题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景观化”:传统节庆赋能区域社会发展之路径思考》等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郭崇林对与会专家学者发言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发言的专家、学者都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是相关领域的代表性专家,有着执著朴实的情怀,面对现实问题,都有着严肃的思考,积极追求新的文化发展建设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探索。在这样特殊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转型期,我们要从书本走出来,面向现实社会,努力地在实践过程当中讲好我们的故事。
“一直以来,中国民协长期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大力倡导新时代新文明之风,让传统节日和新兴节日真正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郭崇林表示,通过举办本次研讨会,希望能够围绕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继承发展、赋能地方经济创新发展,为节日文化注入新的地方文化内涵。(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电话:0451-53642022 邮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