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4日电(王艳云)近年来,同江市委编办从全局高度出发,聚焦人才战略引进、和谐社会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机构编制保障作用,促进口岸经济社会快发展,见实效。
聚焦人才战略引进 助力“人才强市”高质量发展
坚持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机构编制资源“供给侧”改革,成为破除制度沉疴的“攻坚者”。优化编制资源管理,增强人才用编保障。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集中管理、专编专用,人走编收”原则,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探索推行“县编乡用”“乡编村用”等编制使用机制,推动招录招聘补充人才成为常态化,促进部门人员新老更替、持续增强单位活力。制定出台了《同江市编制周转池使用管理办法(暂行)》,切实加强对各“周转池”管理,实现周转编制统筹调配、循环使用、动态调整的良好态势。同时,为推动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公立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在公立卫生机构领域探索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切实赋予公立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激发人才活力,切实提升机构编制保障服务效能。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增强人才聚集密度。推动“四个创先”工作和“六类”人才库落实及“省人才周”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推动编制资源向民生福祉领域聚集。针对同江市抵边县、农业县及口岸城市等特点,先后为口岸、农业、卫生、经贸等事业单位调剂编制126名,切实为急需行业定向定量投放适宜编制,有力保障重点领域编制需求;全力保障基层用编需求,近年来为考试录用公务员、选调生、“万人计划”、人才引进及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制定各类编制使用计划650名,引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70名,有效提升人才聚集密度。优化服务保障力度,增强人才聚集效应。在鼓励、引导人才下沉基层的同时,着力解决人才晋升通道阻塞等问题,让人才“能上能下”。近年来,共选派15名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到乡镇一线挂职锻炼;在市乡两级班子换届中提拔重用优秀选调生及事业年轻干部18人;116名引进人才全部纳入年轻干部人才库,有效提升人才晋升通道。统一采取“3+X”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政治能力培训、人才座谈交流会、重点岗位锻炼,提升引进人才履职服务能力。实行“人才公寓+安家补贴+生活补贴+窗口业务办理人才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举措,使人才能够来的了、留得住、用的着,有效激发“编制+人才+红利”协同效应,为政府职能转变、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项目推进,提供了优质人力资源保证。
聚焦和谐社会建设 助力“网格治理”高质量发展
坚持服务中心工作,找准自身定位,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保障者”。强化系统设计,统一组建治理机构。按照“一体化打造、一体化提升、一体化运行”的工作思路,在市乡(街道)村(社区)三级成立网格化管理机构,对相关各类系统网格进行整合,构建覆盖全域的综合性网格管理体系。在市级层面,成立市网格化协调指挥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中心,负责全市网格化治理工作的总调度;乡镇(街道)层面,统一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调配本乡镇(街道)网格和综治工作;在村级层面,统一成立村(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站,根据上级网格化治理中心的指派,组织专职网格员处理网格治理具体事项。把社会治理布局与机构编制工作服务相融合,着力做到机构编制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强化基础保障,统一完善阵地建设。用好科技赋能“金钥匙”,全面铺开网格平台标准化建设。提高工作标尺,明确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机制、有成效的“五有”标准,近年来,投入建设经费3300余万元,实现全市108个三级网格平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同时,有机融合“天眼工程”“雪亮工程”等1717个监控信号源,建设融社情、警情、舆情于一体的共享平台,有效应用于汛期隐患、金融风险等监测预警,通过智能化分析研判,推动“一网多能”。强化作用发挥,统一规范队伍建设。弹好职能精细“协奏曲”,不断深化“1+X+N”管理模式,减少“指挥员”,增加“服务员”,对12个乡镇(街道)级网格化治理中心一次性调剂补充好人员,达到满编运行,保障网格工作需求。明确以“格、人、事项、流程、机制”为核心的“五定五见”工作要求,制定职能部门进驻工作步骤,完善职责清单,细化办理流程,实现63家职能部门、629名专业网格员下沉至全市640个网格,各级平台可清单化呈现、精准式衔接。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审批事项一窗办”,在同江市12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了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坚持“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群众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聚焦产业经济发展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坚持贯彻“加强机构编制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工作理念,努力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强化机构框架搭建。着力加强机构编制工作服务经济大局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坚决守住机构编制总量不突破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打破路径依赖、破除惯性思维,最大限度压缩低效、低质、低能的机构编制供给。坚持在“盘子”内探索挖潜增效,依托边境口岸城市、中俄跨江铁路大桥通车等契机,先后组建外事、口岸、贸易促进会等对外沟通机构,打通对外交流屏障壁垒,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经济部门职能。结合对外贸易繁荣发展的现状,科学设置了开发区“区政合一”管理体制,明确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等14个职能单位在开发区建设中的工作职责,推动开发区发挥好龙头骨干、集聚引领作用,促进开发区职责和业务融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强化治理体制创新。以乡镇街道职责任务清单建设为契机,积极搭好优化营商环境“大戏台”。结合同江市边境县、赫哲族主要聚居地等区位实际,聚焦组织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以厘清部门职责权限为抓手,着力破解职责不清、运行不畅、机制缺失、保障不力等突出问题。完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优化部门为民为企履职服务职能,积极营造精干高效的履职环境。围绕“大项目”建设,落实集中审批制度,精简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办理时限从15天以上,压缩至最多3天办结,切实为口岸发展做到“提速加码”,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升级提供了保障。(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电话:0451-53642022 邮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