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龙江快讯

牡丹江市林口县:民俗馆里寄乡愁

发布时间:2023-11-30 16:36:28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30日电(冯春涛)室外银装素裹,馆内暖意盈怀。初冬时节走进位于牡丹江市林口县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林口县博物馆——民俗展馆,20世纪的林口地方流通券、民间生活用品、红色收藏“文革”品、二战侵华罪证、伪满遗物等映入眼帘,这些琳琅满目的各种传统的民俗文化老物件,让游客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几十年前乃至百年前的林口人城乡生活场景。馆内收藏物品已有数万件,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林口县1939年建县,是国家一级革命老区县。境内有闻名中外的“八女投江”英雄事迹发生地和东北抗联遗址,是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连环画之乡。林口县民俗展馆是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符号。该展馆分为上下两层,占地200平方米,藏品近万件,内容包括文教、卫生、红色收藏等,以林口地方民俗文化藏品为重点,记录了林口县近百年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今年55岁的民俗展馆馆长于宝生是土生土长的林口县人,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充满了情感。在于宝生看来,这些藏品是社会变迁发展的见证者,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回忆,也能从中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他告诉记者,搞收藏这么多年,最让他关注的就是一张林口地方流通券。这张流通券是1945年日本投降时期,林口抗联以林口古城加工场作为抵押发行的,流通券有50元、100元、500元三种面值。目前,市面上已经很少了,非常珍贵。

说起搞收藏,于宝生还有一段故事。多年前,一些本地居民在拆迁、搬家的过程中将生活、生产所用的家具和农具丢弃在路边,于宝生看着十分心疼,就将一些较为完整、品相不错的“老物件”捡回家中。每到周末他还会开着三轮车,几乎跑遍了林口县城周边的乡镇、村屯,淘来了好多件农家用品。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通过加入林口县收藏协会、参加老物件交易大集等形式,于宝生获取老物件的渠道多了起来。随着收藏的“老物件”越来越多,他便和家人商量,想开办一个民俗展馆。

“我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收藏,经过几十年的收藏有了一定的积累,藏品已有了一定的数量。尤其是在收藏的道路上不能看到老物件,一看到老物件就想把它收藏起来,就这样经过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一定的数量。我对这些老物件细化分类,感觉不能把这些老物件仅仅只是收藏和封存起来,应该把它拿出来,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个东西,看到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文化。于是就有了开收藏展馆的想法。”于宝生说道。

在得知于宝生有建设一间民俗展馆想法后,林口县文旅局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并在林口县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为其建设了上下两个楼层,占地200平方米的展厅。经精细装修后免费提供给于宝生使用,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林口县首个民俗展馆诞生了。

在展厅内,除了木箱、“二八大杠”自行车、儿童玩具等这些几十年前老百姓家中的常见物品以外。更受游客们追捧的就是民俗体验——“上炕”。“上炕”是东北人接待贵客的最高礼仪,来到林口县民俗展馆,不“上炕”那是坚决不行的。“你看这几位美女在炕上盘腿大坐,随手拿起炕桌上梳妆镜,有模有样地摆出各种姿势等待摄影师为其定格精彩的瞬间。很多前来参观的年轻人都没见过这样的东北大炕,常常会向我询问。”于宝生告诉记者,他是这些藏品的收藏者,也担任着馆内的讲解员角色。

现在,林口明德小学的小学生们常常走进林口县民俗馆,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与独特魅力。民俗文化馆的建立,让学生看到过去、珍惜现在。接下来,林口明德小学还将以开展“民俗小讲解员”培训活动为契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民俗宣传员。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那些存在于身边的文化早已成为了藏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乡愁。如何留住记忆乡愁,留住文化的光芒,使其熠熠生辉,一直是林口县文旅部门努力的方向。民俗展馆的建立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教育启示后人不忘祖辈当年艰难困苦的岁月,珍惜今天美好幸福生活。 (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电话:0451-53642022 邮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