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30日电(徐秀芳 龚如芳 李念利)“现在村干部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了,办理医保、社保只要几分钟”“服务项目很全面,跑一次能同时办理很多事情,特别方便”。一大早,乌什县阿恰塔格乡布干斯马甫其村委会院里人头攒动,村民们在办事间隙拉起了家常。
这一派和睦和谐的景象离不开阿克苏地区乡村振兴局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驻村以来,工作队在建强村干部队伍、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乡村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
一支有活力、素质高的村干部队伍是能干事、干成事的关键。工作队争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项目资金200余万元,从村级阵地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入手,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资源,修建阅览室、文化活动室,配齐办公电脑、打印机、健身器材等,打造“暖心家园”。
为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工作队完善工作队员与村干部“1+1+N”捆绑帮带机制,引导村干部在党建、民政、计生等工作岗位上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邀请地县乡村振兴局技术员到村开展业务培训,并分批次组织村干部赴浙江省衢州市、县委党校、周边先进乡(镇)等地,系统学习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经验和做法,帮助开阔思路、提升能力。
为激活村干部队伍“一池春水”,工作队指导村“两委”从返乡大学生、优秀农民党员、致富能手中择优储备6名后备力量,通过“菜单式”培训、轮岗锻炼等方式,2名后备力量成长为村“两委”班子,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现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很高,群众评价很不错,我们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村党支部书记阿提坎木·达吾提自豪地说。
组织有活力,发展添动力。核桃是布干斯马甫其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为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队争取派出单位支持,整合零散地块,打造了50亩核桃种植示范园,嫁接“温185”“新2”新品种核桃,通过科学管理,核桃亩产提高40公斤,亩均增收500余元,带动160余户村民种植核桃2500余亩。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工作队先后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590万元,推动本村翠鲜园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采取“村集体+合作社+村民”的模式,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帮助20余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月均收入1800元。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支撑。工作队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定期邀请地县林业技术员到村,围绕果树嫁接、整形修枝、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开展培训与技术服务,提高种植户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助力增产增收。今年全村核桃产量达500余吨,种植户户均收入3.5万元。
“我家有37亩核桃,今年春天发生冻害,在技术员指导下,核桃产量未受太大影响,收入9.5万元,加上种庄稼的,一年能收入11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种植大户图尔迪·阿皮孜乐呵呵地说。
村民腰包鼓了,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更加强烈。工作队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800余万元,花大力气改善人居环境。如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通到家门口,一簇簇鲜花绿植妆点了农家小院,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乡村、温暖了民心。
同时,工作队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积分制”管理,将村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庭院改造、植绿护绿等情况赋予一定分值,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评选“最美庭院”“文明家庭”11户,“爱护环境”在点滴小事中蔚然成风、邻里关系在互帮互助中愈发和谐。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技术应用管理,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实现核桃产量增加、品质提升,让小核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同时,继续优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质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曹钰声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