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疆新闻

文墨问道 鲁疆情深——喀什作家、新疆教师马小龙在鲁学习

发布时间:2023-12-25 18:22:36

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25日电 书法在这个东方国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度浮沉,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自两晋始,书法艺术便达到了顶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时至今日,书法随着我们美育工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重新回到了属于它的黄金时期。

癸卯岁末,喀什作家、新疆教师马小龙与泰安好友一同前往拜访山东著名书法家舍庐仇东老师。这是一次从苍莽西北到齐鲁大地跨越千里的交流,也是作为一名喀什作家,和这样的书法大家力求在不同领域实现一种文化的交汇与圆融。在仇东老师工作室中,他体会到了书法灿若星辰的高妙,更是一次打通了他文路的艺术熏陶。 

刚进入工作室,便是高约八尺,字径约一米的两个字“墨门”。此作写于万年红洒金宣纸上,以碑派笔法为基,苍劲雄强,笔力老辣。他本以为,书法之妙尽在方寸之间,今日方见此作,却似有包举宇内,气吞山河之气魄。

近些年来,仇老师在扎实的帖学基础上更多的融入了金石碑派的苍茫磅礴,笔触及纸面,铺开便有浑穆道劲的野逸趣味,潇潇洒洒,快意淋漓。人道是字如其人,见字如面。正如同房间左侧那幅大草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看老师字,便知其人之洒脱大气,正直率性。

仇老师还向他们讲解了学生的作品,以金文和大篆为主,取法毛公鼎,一临一创,颇有趣味。讲解中他们学习到了石鼓文和散氏盘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千年以前周宣王狩猎的场景似乎也在这“墨门”当中呈现出来。

他也在本次活动中体会到了书法的乐趣,试着临习了龙门二十品中的段落。现如今,关于民族文化核心的研究和讨论是文化界极其常见的课题,书法如此,文学亦如此。从文学的角度,赋以汉为顶峰,诗则以唐为最妙。而书法当中,魏碑无疑是一个最能代表当时时代背景的艺术奇葩。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拿起笔的那一刻,他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北魏石碑当中的万千气象,虽然他不曾有过系统的书法学习,却也在古人的足迹中看到了那种纯粹而原始的艺术之美。是啊,且饮墨沈一升,在山水松风间恣意挥毫,何尝不是人生乐事。

小院清雅,字画高古,而其中的几颗硕大的南瓜显得生动可爱。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润疆也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而讲好新疆故事也是我们新疆文艺工作者的重任远道。鲁疆人民心连心,文化艺术中国情。这次活动既是一种文化熏陶更是一次新的起点。我们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推动新疆和山东文化交流与合作。他也相信,文字作为文化载体,无论写于纸上还是排成文章,都将成为我们沟通的桥梁,在润物无声中不断发展,薪火相传。

友情链接:新疆政府网 | 天山网 | 自治区文旅厅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最后一公里 | 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