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疆新闻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与全国多地签订《友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发布时间:2023-12-25 18:37:19

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25日电(孙超)连日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水磨沟功能区块与全国多地签订《友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这一系列协议的相继签订,是水磨沟区在不断实现制度创新,做强现代服务业等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全方位提升国际市场开拓力等方面,又一有力举措。 

12月2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水磨沟功能区块在山东省青岛市,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理委员会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工作专班签订《友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调研组一行还对青岛国际汽车口岸、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规划馆等地进行了参观。签约人员了解到,目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进入全国自贸试验区70个片区第一梯队并进一步巩固。

其中,青岛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产业融合联动、互补共促的发展生态。这与目前水磨沟区借助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实现制度创新,服务品牌输出的一系列举措高度契合。 

此次签约,将促进两地在如何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将要素保障向产业靠拢,为产业量身定制政策,以及如何在国际贸易、现代金融等领域,探索构建实施自贸试验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深入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理委员会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专班主任孙红艳说:“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水磨沟功能区块一同,坚定实施自贸试验区发展提升战略,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强两地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人才集聚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共同为深化国际开放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了解,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已累计实践形成285项创新案例,12项获国务院、国家部委全国复制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这些都将成为水磨沟区在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科创产业、加快高质量对外开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多个方面,与签约地相互借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的着力点和交流学习合作方向,以此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22日上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水磨沟功能区块在河南省郑州市,与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在对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中,水磨沟区一行人员了解到,郑州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努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国际商贸、跨境电商、现代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商务会展、动漫游戏等现代服务业。

这些恰与水磨沟区在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建设机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方面,形成相互借鉴学习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两地将以此为契机,共同谋划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促成多个领域的项目合作,服务两地建设发展。

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刘晓军说:“我们正在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相信通过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两地将在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和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上谋实效,发挥更大服务功能。”

此外,水磨沟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会展管理委员会的《友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也进行了线上网签。

两地将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加强制度创新协同发展、推动双方贸易投资协同合作、开展产业联动协同创新、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两地人才交流学习等领域深化合作。

以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为契机,目前,水磨沟区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创意、金融创新、会展经济、国际医疗等现代服务业,通过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外贸、外资、外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机制,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效。

水磨沟区副区长柴鹏说:“水磨沟功能区块相继与全国自贸试验区多个片区的多个区块,通过签订《友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能够在促进国际物流、会展经济、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制度创新,加快出台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强与签约地的交流学习,深化多领域合作,促进水磨沟区在旅游、医疗、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发展,打造超前营商服务和优质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新疆政府网 | 天山网 | 自治区文旅厅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最后一公里 | 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