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疆新闻

科创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梦”

发布时间:2023-12-26 14:45:00

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26日电(叶翠 李旭光)“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12月 22日,记者走进哈密市第六小学科创实践中心,就被眼前各种型号的无人机、航模、3D打印机吸引。楼道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航模模型,还有学生们亲手打印的3D作品。“操作杆的幅度大小,决定了你的动作精准与否,练习模拟器的目的就是让你操作更精准……” 在遥控飞行模拟器演示课上,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听科学老师薛玮讲解飞行要领。在实战中,学生们手握操作杆,在电脑上模拟驾驶航模飞行,不断地练习腾空、悬停等动作。

随后,科学老师薛玮又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开展遥控飞机演示飞行。只见学生雷佳铭遥控纸飞机在空中高空盘旋、低空盘旋……完美的飞行动作,引来了学生们的阵阵欢呼。在3D飞机飞行环节,老师薛玮遥控3D飞机时而吊机、时而侧飞、时而横滚……精彩而又高难度的飞行动作,让学生们羡慕不已。

一堂堂内容丰富的航模飞行课,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了科学魅力,感受到了科技乐趣。在这背后,是哈密市第六小学举全校之力打造科创实践中心,推进新时代科学教育的初心。从教19年的薛玮是学校的一名科学老师,他告诉记者,只因热爱航模,所以课下他花费了大量的功夫学习研究航模知识,带着学生们从最初的兴趣小组开始互相学习,取得了一些成绩。2011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航模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低段、高段航模班。如今每周都会利用课后托管服务的时间,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航模。在自治区、市级比赛中,学生们屡获优异成绩。四年级(4)班的盛子涵学习航模已有3年的时间了。在学习期间,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2023年4月克拉玛依自治区航模比赛获得银牌、2022、2023年哈密市航模、车模、海模 比赛中获得金牌、银牌。”盛子涵说,是一次次的航模比赛锻炼了她的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有增强了。她希望能继续学习,取得更大的成绩。

“通过学习航模,我了解了空气动力学、机械学、电学等知识,还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五年级(2)班李子涵告诉记者,他们都非常喜欢在科创实践中心上课,下学期老师还要带他们学习利用3D打印机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他很是期待。

“科学课上,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科学原理,我们强调让孩子自己动手,就是让孩子在事件中锻炼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薛玮告诉记者,科创课程一直都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很多毕业的学生再次回到校园中,都再讲述学习航模是自己上学时最难忘的时光,是科创课程让他们学会了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此外,不少学生的“科学梦”也被点燃,立志要报考或者从事和航天航空相关的志愿和工作。         

“我们学校的科学课非常有趣,特别是航模课让我非常期待,我长大的理想就是当一名飞行员,我相信随着我点点滴滴的积累,我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四年级(1)班的雷佳铭的话,说出了航模班不少孩子的心声,他们因痴迷航模而钻研航模,因航模而许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梦想。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新时代科学教育,哈密市第六中学加强课程整合研究,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要求,将13门国家课程、2门地方课程和20余门校本课程以美心、美言、美行三类课程有序推进。

“科学教育是美行课程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课程科学和校本课程少儿编程、四模实践课三个内容组成,我们以打造课程来支持科创中心的发展。”哈密市第六小学副校长冯爱莉介绍,科创实践中心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用。该中心是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支持中心,主要发挥常规小实验室、四模训练室、小创客实践室三大功能。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吐哈油田科技馆、石油研究单位、驻地部队、哈密博物馆、新雅酒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孩子们规划了六个科技研学项目,开展以科学学科为核心的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

冯爱莉坦言,学校希望通过在科学教育上做“加法”,切实落实“双减”工作,引导学生以及家长在活动中探索科学之奇,感受科技之美,体验科幻之趣。相信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后备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行稳致远。

友情链接:新疆政府网 | 天山网 | 自治区文旅厅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最后一公里 | 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