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26日电(玉素普江)英吉沙县拥有悠久的植杏历史,是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的中国七大优质商品杏基地之一。多年来,在林果业提质增效战略的推动下,英吉沙县从抓品质、抓基地、抓品牌多方面提质增效,通过紧盯源头、打造品牌等举措,促使英吉沙杏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杏”福产业。眼下,全县17.7万亩杏园冬季管护工作有序推进。
这两天,在龙甫乡阿图什巴格(7)村杏园里,山东济宁援疆农业技术员张建立正在给群众讲解林果管护知识,耐心解答种植户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从科学合理操作、修剪涂白等关键环节详细阐述管护技巧。
村民西尔艾力·麦合木提说:“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我们做好杏树修剪、涂白等管护工作,看到科学管护后的杏树,我对明年的杏子收入信心十足。”
这几年由于管护到位,品质优良的英吉沙杏已成为农民的“摇钱树”。标准化管理加上干部和技术员的用心服务,让西尔艾力·麦合木提家的杏园经济效益逐年提升,依靠林果业走上了增收路。西尔艾力·麦合木提说:“家里有15亩杏树,杏子管理得好,今年价格也不错,最高一公斤能卖到20多元。”
杏子品质和产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管护。西尔艾力·麦合木提说:“一开始我们想不通,明明是结果子的树枝,为什么要剪掉,觉得剪掉树枝会降低产量,都不愿意剪。”
考虑这个问题,龙甫乡充分发挥山东技术员和本地技术员的作用,通过示范讲解等举措,解决了村民的担忧。山东济宁援疆农业技术员张建立说:“我们一直给群众宣传示范,通过修剪枝条,均衡分布结果范围,让以前的顶端结果、外围结果变成整树结果,一方面提高产量,另一方面提高果子品质,提高效益。”张建立说,通过领着果农们看修剪示范地,让他们现场直观感受果树枝条的均衡分布情况以及结果数量和质量的区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比照,果农们也认可了这种管理方式。
西尔艾力·麦合木提说:“看到示范后,感觉到我们的管理方式确实不太科学,于是开始按照技术员的要求科学管理,一棵树的杏子产量比以前提高了10公斤左右,杏子品质也好了,价格也越来越高了,我们也尝到了科学管护杏树的甜头。”
在加大杏树管护和销售的同时,英吉沙县又引进了优乐果、神恋、德源等大型企业对杏子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出了甜杏仁油、杏仁蛋白粉等近50种衍生产品,有效提高杏子附加值。
新疆优乐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茜说:“目前企业有4条生产线在生产,从6月份开始到12月底,主要做精深加工杏子的系列产品,目前每天生产量在6吨以上。”
随着英吉沙杏品质的提升,市场销售前景越来越好。王玉茜说:“目前公司生产的杏子精深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山东和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今年精深加工杏子8000多吨,相比去年增加了10%左右。”
如今,从教技术、建平台到找销路、搞产业,英吉沙县在林果业提质增效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无论是农民还是企业,信心足了、腰包鼓了,小康之路也是越走越宽、越走越快。
英吉沙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李郭表示,“将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着力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英吉沙杏产业上打基础,持续在提高果品档次、打造叫响‘英吉沙杏’品牌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英吉沙杏深加工企业作用,提升杏子附加值,多措并举把英吉沙杏产业做大做强,让英吉沙杏产业成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