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27日电(郭梅 王鹏飞)12月8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发《关于2023年取得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职业技能等级人员的通知》的文件,西北油田采油一厂职工毛谦明取得中国石化“首席技师”职业技能等级。他也成为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序列里,西北油田首位晋升最高等级的“新八级工”。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直以来,油田公司强化制度保障,推动政策落实,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实施全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畅通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造就了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操作队伍,毛谦明用行动证明了技术工人岗位大有可为。
行稳致远 立志为国找油的“追梦人”
1984年9月22日,沙参2井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拉开了塔里木盆地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
同是石油人的父亲,讲给毛谦明的抢险保井“青年突击队”故事,王守忠、卫怀忠等人的名字,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长大后,我也要当为国找油‘大英雄’。”彼时,青葱少年心中已种下梦想。
1994年,塔里木河两岸忙碌的找油大军里,多了一位身着橘红色工装的年轻人。21岁的毛谦明从华东石油技校毕业,成为西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大队固井泵工。
固井队设备多、生产流程复杂、对安全和技能素质要求很高。他从抗油管、维护设备学起,在繁忙的工作中,逐渐养成了爱动脑、勤动手、肯钻研的好习惯。
有一次,毛谦明和同事联手解决了4个固井水泥罐因气囊老化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不仅提高施工效率,还为固井队节约了一大笔维修费。获得企业“五小发明”二等奖,这次技改的成功,也在他心中悄悄埋下技改创新的种子。
这一年,西北石油地质局原油产量27.3万吨,再创新高,看着墙上的喜报,毛谦明充满自豪。
攻坚克难 执着创新发展的“领头雁”
2001年,西北石油局重组改制,毛谦明结束7年固井泵工生涯,来到塔河采油一厂,成为一名采油工。
面对新环境,他又一次抓住机会,汲取新知识,自修了石油工程本科专业,在素质提升上迈出一大步。
“独行快,众行远,从个人研发‘移动式装油台、混合取样器’等简单工具开始,我意识到团队的力量,也将创新的焦点对准一线重点技术攻关和生产难题解决上。”毛谦明说。
他和同事联合研发的“不压井更换光杆密封装置”为企业节约费用3500万元,荣获中石化创新二等奖。“抽油机井井控自动控制系统”研发成功后,在150多口油井应用,为井控异常发生时装了一道“智能安全锁”。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1年他牵头的群众性创新组织“三毛工作站”不断发展壮大,在2015年升级为“国家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作为油田一线成长的技能人才“领头雁”,毛谦明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12项省部级以上荣誉及18项革新奖项,带领技师团队攻克90多项长期困扰油田生产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取得国家专利29项,为企业创效达1.1亿元。
甘为人梯 当好人才培养的“筑路者”
12月4日,采油一厂高级技师李斌在4-1计转站检查,看到技改革新后的外输泵连续安全平稳运行多月,开心地笑了。他是毛谦明手把手带出的高徒,拥有技改革新10余项,多次荣获局、厂先进个人。
参加工作29年来,他总共带徒62人,有17人获得技师资格,11人获得高级技师资格,个个都是独当一面,解决难题的好手。
育才先育人,筑路先筑基。信息化时代,油田需要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毛谦明义不容辞肩负起“传、帮、带”责任。
他带领59名高级技师、技师兼职培训教师,在油田一线开展了名师带徒、技能培训、技术难题会诊、关键课题分析等一系列育才促成长活动。
结合油田培训工作实际情况,毛谦明参与编写、整理培训教程125余项,开展了集输、采油等12个工种技能培训,培训结业超万人。
当前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训也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引进的仿真模拟软件和VR实景培训,有效解决了集输工、轻烃装置操作工现场应急操作难题。“3D”打印机让石油人将创新设计与高科技接轨。采油一厂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西北油田各类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厚植培育土,开满人才花。毛谦明连续五年担任集团公司及国家级竞赛总教练,荣获了国家大赛金牌教练团队和优秀教练团队称号。
在带领油田公司选手参加国家级5个工种大赛中,获得了团队项目第一名及团体项目第一名,个人赛总计夺得4金3银4铜;在集团公司各类竞赛中取得1金2银6铜的好成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