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30日电(古丽米娜·阿不都)“以前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牌匾和制度牌,这次开展规范行动,把绝大多数重复、失效、多余的牌子清理掉,大门口只留下7块明确规定可以挂的牌子。”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党支部书记库的来提·克依木表示,规范之后,老百姓来办事清楚明了、更方便了。
今年以来,阜康市把治理“牌子乱象”作为基层减负增效的切入点,制定出台《关于阜康市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悬挂各类牌匾的通知》,对服务功能相近、活动内容相似、服务对象相关的进行整合,将失效无用、非面向群众的予以清理。取而代之的,是“一横四竖两标识”7块牌匾、大厅的集合式服务功能索引牌和一份制度活页展本外,还有更加明晰的工作权限和工作职责。
“以前到社区办事,标识牌五花八门、眼花缭乱,但具体找谁办也搞不清楚。现在牌子少了,还设置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更方便了。”看着方便群众识别办事的牌子,前来办事的甘河子镇天龙社区居民郭丽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此外,天龙社区还坚持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将辖区2个小区和2个平房区划分7个微网格,构建网格员走访摸排、居民自主反馈双渠道,多措并举收集解决群众问题诉求,入户收集解决管道堵塞、房屋漏水、邻里纠纷等问题1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52次,推动党的惠民政策进网格、进楼栋、进家庭,构建“小而全”“小而优”的“十五分钟服务圈”。
“摘掉不必要的牌子,减少过度的留痕,严格执行标准,全面清理机构、制度、荣誉等牌子,归根到底就是把基层党组织和工作人员从不合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落实中央政策方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办实事上。”阜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振说。
“减负”也是“增责”,基层干部负担卸下来,服务群众效能得提上去。截至目前,阜康市已累计清理约10类450余块,88个村(社区)已全部按照“一横四竖两标识”的规范要求,统一制作门头牌匾进行悬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