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30日电(钟燕矫 万小寒 郭涛涛)室暖无忧寒暑季,恒温不虑硕熟期。12月下旬,位于塔孜洪乡吉格代艾日克(17)村的疏勒县“蔬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郭牌西瓜种植培训基地日光温室大棚内,圆滚滚的西瓜缀满瓜藤,阵阵瓜香扑鼻而来。一旁的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有序分级、套袋、装箱……将一批批印有“郭牌西瓜”的产品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2021年初,疏勒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东营市援疆指挥部瞄准郭牌西瓜口感好、成熟期短、反季节、市场口碑良好的特点,多次考察论证,重点引进了郭牌西瓜种植项目并落户吉格代艾日克村,彻底改变该村传统种植结构单一的现状,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的新路子。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也第一时间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询村民意见建议,协调解决西瓜种植基地规划用地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最终,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东营市援疆指挥部的指导帮助下,山东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在该村建设冬暖式高标准日光温室103座、文洛式玻璃智能温室1万余平方米,采取“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种植特色西瓜、甜瓜,将郭牌西瓜种植培训基地打造成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
随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用工需求日益旺盛,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及时给有就业需求的村民宣传并进行协调对接,使320名村民在基地稳定就业,从事育苗、授粉、管理等工作;在西瓜成熟季,也有2000余人在这儿季节性务工增收。
“我把家里的12亩土地承保给公司收租金,同时我自己也在公司上班,月工资4000元,不仅生活过得越来越幸福,还学会了西瓜种植管理技术。”村民阿依努尔·麦海提满脸喜色地说道。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组织21名有一定种瓜经验的村民分批到山东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跟班学习;公司也从山东选派24名技术员,通过1名党员和1名技术骨干帮带10名群众的“1+1+10”帮带模式,教授本地村民育苗嫁接、移栽定植、吊蔓授粉等关键管理技术,使32名庄稼汉摇身变为“土专家”。
“每株西瓜苗要留三根瓜蔓,一根吊起来用于坐瓜,另外两根在地下吸收养分,这样阳光照射更充足,西瓜品相好、口感脆甜。”在基地3号大棚里,来自山东的技术员杨俊超正耐心地给村民布哈力齐·斯迪克传授种植技术。自从毕业回乡后,布哈力齐·斯迪克来到种植基地工作,不到3个月她就掌握了科学种植管理技术。
科技种瓜,越种越甜。“郭牌西瓜”采用立体式种植模式,一藤一瓜,运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科学灌溉,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通过“一瓜一码一档案”对西瓜进行精准管理,实现农产品可视化溯源,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一年栽种3茬。
“我们培育了10多个西瓜品种,一年四季瓜不断,第三茬西瓜12月初陆续成熟,一个西瓜售价100元,产品远销北上广一线城市,还供不应求,效益相当可观。”基地运营负责人于尧尧说。
随着“郭牌西瓜”知名度越来越高,在疏勒县委、县人民政府支持下,基地相继建成产品展示中心、科普实践馆,并于今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瓜菜文化节”,通过西瓜品种展示、评比、宣传推介,打造特色品牌,吸引了大批疆内外商家、游客纷至沓来。
如今,“郭牌西瓜”已成为吉格代艾日克村的特色产业,年产西瓜1800吨,销售额28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2万元,也有越来越多种植户想要承包大棚增收致富,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当即与公司商议,准备明年将大棚承包给村民,为他们免费提供瓜苗、农资、技术指导,待西瓜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收购,确保村民收益。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协调对接工作,帮助承包大棚的种植户更好地发展特色种植,同时与电商企业合作,开办电子商务培训,培育‘新农人’,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加大品牌推广力度,让‘郭牌西瓜’成为村民的‘致富瓜’。”县人民检察院驻塔孜洪乡吉格代艾日克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刘章红信心满满地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