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春早,江开冰融;春水盛景,一江欢歌。4月16日,哈尔滨大剧院江畔广场人流熙攘,热闹非凡,2025哈尔滨市开江民俗文化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众多市民和游客相约而来,一同见证松花江一年一度的开江盛况。
在一周时间里,哈市沿江各区县(市)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开江民俗文化活动,充分挖掘松花江流域的生态资源与文化底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消费。
哈尔滨开江文化可追溯到一千年前。本次活动以春江水暖之势、承冬启夏之姿,开启2025“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时尚活动序幕。开江民俗文化周启动仪式分为开江民俗展示、非遗展示、开江仪式启动、百人主题合唱四个部分,将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的开江民俗文化与多元舞台艺术、多彩非遗展示紧密融合,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新场景新空间。
“乌苏娃娃”演绎的童声合唱《开江谣》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帷幕,开江祈福、启江颂赋、探江观潮、取江净手、出江捕鱼五个场景的生动再现,传承和发扬了松花江开江习俗和文化传统,寄托和表达了哈尔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三名非遗传承人首次展示用桦树皮画、鱼皮画、麦秸画非遗技艺共创的作品《非遗塑鲟鳇》,展现了松花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启动仪式尾声,由百人合唱团演唱的原创主题曲《大开江》,展现出全市人民奋发进取、勇立潮头,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篇章的磅礴气势。
本次开江民俗文化周启动仪式现场还设有非遗、文创、美食展区,参加活动的市民和游客逛大集、吃江鱼、吹江风、赏非遗,“嗨吃嗨玩”中尽情领略精彩纷呈的开江民俗文化。
“好吃吗?”“不错,很入味儿。”在美食展区,福成厚餐饮支起大锅,美味的传统菜肴炸酥鱼送给市民和游客品尝,引得大家现场排起长队争相“尝鲜”。作为黑龙江江鱼宴的餐饮代表企业,福成厚餐饮此次准备了铁锅炖鱼、江鱼宴等丰富美食进行现场分发和展示,“为了丰富开江民俗文化周活动,我们店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促销活动,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哈尔滨美食。”福成厚餐饮新媒体总监韩静介绍,福成厚餐饮以鱼文化博物馆主题而被众多消费者熟知,致力于不仅将鱼宴推广开来,更能让黑龙江的鱼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我们的鱼文化博物馆配备有专业的讲解员,免费为前来参观的研学团讲解黑龙江的鱼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黑龙江,爱上黑龙江。”
在松江宴展位,同样聚满了前来品尝的市民和游客。主打精品江鱼的松江宴首次参加开江民俗文化周,带来了家常焖香鲤鱼、蒜香排骨、酱焖牛尾巴鱼等10道菜品,短短一小时,就被近百人品尝一空。“大家纷纷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我们临时制作了一些菜品,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地道的哈尔滨美食。”松江宴店长刘国彬笑着说,已经有多位顾客在此等候新菜品,想要好好尝一尝了。
天上风筝飞翔,地上欢声笑语。非遗展区共展出10余个品类的非遗作品,涉及泥塑、剪纸、冰雪雕灯、麦秸画、鱼皮画、手抓鼓等多种艺术形式。多位来自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和展示“鱼”你相约非遗作品,糖画鲤鱼、核桃造型鱼、剪纸鱼、泥塑鱼,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秋果核桃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富长团队特意为开江民俗文化周制做了“开江鲤鱼”紫砂泥塑。杨富长告诉记者,紫砂泥塑是通过紫砂矿石的粉碎、风化、浸泡、过滤挤压成泥,完成后再经过高温烧制,最终形成紫砂作品。“这条‘开江鲤鱼’寓意鱼跃龙门、乘风破浪,祝福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
除了和鱼相关的各种工艺品,哈尔滨城市特色元素也成为非遗传承人的创作灵感。在麦秸画展位前,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宝霞向市民和游客展示精美的麦秸作品。她带来的摆件、冰箱贴、书签等都极具地域特色,其中以哈尔滨市花丁香花为主题的摆件最受大家欢迎。
8岁的孙雨琦来自哈尔滨市风华小学,在非遗展区转了好几圈,一家人买了不少心仪的物品。孙雨琦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属鸡,所以买了这个鸡的生肖麦秸画。”孙雨琦的家长表示:“以前不知道黑龙江省有这么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剪纸、手刻陶、秋果核雕、麦秆画等,都让我们一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家人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真是不虚此行。”
“哈尔滨的开江节很接地气,也很有特色。现场还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非遗作品,让我大开眼界。”在活动现场,从湖南长沙来哈尔滨出差的张先生说,哈尔滨景美、人热情,还是闻名遐迩的避暑胜地,今年暑假一定要带家人来游览一番。
来源: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电话:0451-53642022 邮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