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疆新闻

法槌落处见温情:新源法院柔性执行案例解码善意文明司法实践

发布时间:2025-06-24 15:38:41

6月18日,新疆新源县人民法院一场凌晨执行行动中,法官对拒不履行债务的餐厅采取查封措施时,特批五日宽限期处理新鲜食材——这一细节折射出“刚性法律+柔性执行”的现代司法智慧,亦成为新疆法院系统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注脚。

凌晨突袭:法槌之下的执行“刚”性底线

“报告法官,被执行人杨某的餐厅仍在营业!”6月17日18时,申请执行人一条紧急线索打破了执行僵局。因杨某长期规避执行、未依法申报财产且经多次司法传唤拒不到庭,新源法院执行局当即启动应急方案。次日5时30分,执行干警从新源县出发已抵达位于伊宁市六星街的某茶餐厅,在出示(2024)新4025民初XX号民事调解书及执法证件后,依法对经营场所实施现场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应当报告当前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你方拒不报告且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本院将依法采取查封措施。”执行法官何文兵向被执行人配偶宣读《执行通知书》时,同步开启执法记录仪全程留痕。现场清点显示,餐厅内设备、餐具及装修陈设等均属可执行财产,法院依法张贴(2025)新4025执XX号《查封公告》,明确查封期限自2025年6月19日至2026年6月17日,严禁任何转移、处分行为。

五日宽限:民生视角下的执行“柔”性智慧

“法官,这是全家唯一的生计啊!”面对被执行人配偶的急切恳求,执行团队作出特殊考量:若立即查封停业,店内价值数万元的新鲜食材将变质损耗。经三位执行法官现场合议,法院决定出具《暂缓实际查封通知书》,责令其在五日内清理食材、配合后续评估程序。“强制执行是手段,化解矛盾是目的。”办案法官向双方释明,“法律虽有刚性底线,但执行可以有温度——既要保障申请人权益,也要避免被执行人因‘一刀切’措施陷入生存困境。”

这一决策暗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要求。据新源法院执行局局长介绍,2025年以来,该院对涉民生、中小微企业案件推行“活封活扣”机制,通过“禁止处分+允许使用”的弹性执行方式,已为8家市场主体保留经营能力,执行到位金额达127万元。

刚柔并济:新时代司法公信力的重塑路径

在查封公告张贴现场,法官特别注明“利害关系人可在10日内提出书面异议”,并公示联系电话。这种“程序透明+权利保障”的执行模式,正是新疆法院系统推进“阳光执行”的缩影。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善意文明执行不是“妥协退让”,而是通过精准把握法律精神,在维护司法权威与保障当事人权益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本案中,法官既依法采取查封措施彰显法律威严,又以“柔性缓冲期”避免“一查到底”的次生伤害,实现了“让被执行人不失尊严、让申请人不失希望”的执行宗旨。这种融“法度”与“温度”于一体的实践,正在成为新疆法治建设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力。(克然·乌尔兰)

来源:中新网新疆

友情链接:新疆政府网 | 天山网 | 自治区文旅厅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最后一公里 | 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