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木垒县素有“中国鹰嘴豆之乡”的美誉,经历千百年的农耕实践,当地农民与鹰嘴豆结缘并形成特色产业,目前鹰嘴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年均产量超1.5万吨。
在木垒县鹰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颗颗金黄饱满的鹰嘴豆经过筛选、研磨、烘焙等工序,转化为琳琅满目的营养冲调饮品与酥脆休闲零食。从一颗鹰嘴豆到一方产业,这条贯穿研发、种植、生产、合作的全产业链蓬勃发展的背后,合规经营正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日前,新疆木垒鹰嘴豆科技小院入选新一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据了解,该科技小院由木垒县鹰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多家高校院所搭建合作平台,开展种植技术优化、良种繁育等全链条技术创新研究,目前已成功研发5大系列40种产品,形成年综合加工2万吨鹰嘴豆的产业化能力。
“我们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在鹰嘴豆品种选育和机械化采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公司负责人冯金波表示,这些成果的取得,关键因素在于企业重视合规管理,从而积累了良好的纳税信用。据冯金波回忆,2024年公司因扩大生产急需资金,企业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成功办理了100万元纳税信用贷款,帮助公司稳住了资金链。尝到了优质纳税信用带来的利好,企业内部对合规经营的认同感越发深刻,随着科研创新的力度也持续加大,鹰嘴豆蛋白、鹰嘴豆多肽等新研发产品在业内口碑日渐提升。
“去年公司培育出的2个鹰嘴豆新品种,增产幅度达25%至30%。现在随着经营规模和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我们也渐渐意识到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研发负责人张志霞表示,在新品种培育阶段,税务部门帮助算清研发政策“明白账”,公司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近29万元,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了育种研发的关键节点。
夏日暖阳挥洒在木垒县东城镇中兴村的阡陌之间,一排排绿油油的鹰嘴豆茎杆挺拔、长势喜人。“山旱地种小麦,每亩纯利润不到350元;改种鹰嘴豆,加上轮作补贴,每亩能赚514元呢!”中兴村鹰嘴豆种植户苏万斌望着眼前绿油油的豆田介绍道。今年他与木垒县鹰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采用订单模式承包了1700亩土地种植鹰嘴豆。
看着账本里每笔卖豆收入和补贴款都清晰对应着发票和收据,苏万斌的心里更加踏实:“现在除了卖豆子的收入,还有合作社统一代领的农业补贴,遇到办税、开票等问题,手机点一点就能线上找税务部门答疑解惑,按时报税不出差错,我们钱袋子也更扎实。”
小小鹰嘴豆从田间走向生产线,木垒县鹰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龙头企业领航+合作社纽带联结+农户基地固本”的产业化发展共同体模式,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既保障农产品品质,又稳定农户收益。同时,建立“质量检测+发票核验”双轨机制,每批鹰嘴豆原料除通过农残、重金属等多项质量检测外,同步核查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合规性,有效规避涉税风险。
年加工数万吨的产能背后,是企业构建了覆盖鹰嘴豆全品类的标准化管控体系,确保产品既符合行业质量标准,又经得起市场检验。“良好的纳税信用,是赢得信任、促成合作的重要‘敲门砖’,在市场竞争中为我们赢得发展先机,可以说诚信经营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公司财务负责人李丽表示,正是在与客户商谈和日常经营中,她切身体会到税务合规已逐渐成为企业信用资产的重要一环。
如今,在木垒鹰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带动下,木垒县鹰嘴豆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冯金波表示:“我们将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构建鹰嘴豆产业链‘合规生态’,持续积累合规经营的品牌效应,以自身实践为行业提供借鉴,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提升合规管理与标准化水平。”(毕属译 美尔班·何依扎提)
来源:中新网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