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肩扛手拌到手机操控,从凭经验到看数据,新疆慧尔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让智慧水肥一体化模式走进广袤农田,惠及千家万户。
在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新疆慧尔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不停运转,配置好的液体肥料通过管道注入罐桶,工人们快速装车,将肥料送往各地的棉田、果园。这些看似普通的液体,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施肥方式
“公司现有两条生产线,一条15万吨产能的液体水溶肥生产线,另一条是10万吨产能的本季水溶肥生产线,总产能达25万吨,目前已实现两三万吨的实际产出。”新疆慧尔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宏友介绍。
过去,施肥是件苦差事。农户扛着几十斤重的粉剂肥料穿梭田间,手动倒入水罐搅拌,不仅弯腰弓背汗流浃背,肥料溶解不均还常导致作物“吃”不匀。如今,这样的场景正在快速减少。
马宏友说:“传统粉剂水溶肥用于滴灌时,需人工扛到地里或加入水罐搅拌,劳动力投入大。而我们的液体水溶肥通过罐车直接配送到农户的施肥罐,省去了人工搬运和搅拌环节。在肥效上,传统肥料溶解度不一,我们的液体肥在工厂提前完成溶解乳化,每一滴的养分含量都均匀一致。”
相比传统粉剂仅含氮、磷、钾等单一元素,慧尔科技生产的液体肥融合了氨基酸、腐殖酸等有机质,搭配作物必需的大、中、微量元素,经双效乳化后分子更细腻。尤其添加聚氨酸后,还能帮助土壤保水保肥,补上了传统施肥“重养分、轻改良”的短板。
为了让施肥更便捷,慧尔科技主推“智慧水肥一体化” 模式:农户只需点开手机APP,田间的智能施肥机便会启动,水肥顺着管道精准流入棉株根部,远处的智慧球阀自动切换灌溉区域,全程实现无人值守。
2024 年3月,慧尔科技投建的生产线全面投产,随即向南疆各地州推广这套模式。企业免费向农户提供不同规格的智能施肥机及配套智慧球阀,农户缴纳押金即可使用,合同到期后押金全额退还。
“这个施肥机既是施肥工具,也是肥料储存罐。” 新疆慧尔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聂俊佳进一步说明,“以棉花种植为例,500亩地在大水大肥期,一次施肥需10吨左右。我们设置3 方、5方等不同规格的储罐,刚好满足一次用量。两次施肥间隔7到10天,期间我们会完成第二次肥料配送,形成高效周转。”
温宿地处南疆核心,到库尔勒、和田、喀什的平均距离约500公里,便于辐射南疆五地州。依托这一地理优势,企业组建了20多支服务小队,70名技术员分片包干,每队服务半径不超过30公里。农化专家先上门测土,根据土壤养分、作物种类和目标产量“量身配肥”,并全程跟踪指导,目前已在南疆服务120万亩农田。
“2024年推广首年,我们实现营业收入4000多万元,2025年计划完成1.8亿元营业收入” 聂俊佳透露。(赵新昌 张卓凡)
来源:中新网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