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19日电(符倍源 郭伟 张红美)当前,新疆夏粮收购等农业生产销售工作进入收尾关键期,而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尤其是供电可靠性带来了更大挑战。从8月12日起,南疆大部、吐鲁番市、哈密市和伊犁河谷的部分区域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吐鲁番市局地45℃以上。面对高温“烤”验,国网新疆电力组织多专业协同配合,创新建立“村企电管家”联动服务机制,推动电力网格员“包干到田、包干到企”。通过将服务力量下沉至田间地头、企业一线,全力确保排灌用电“零事故”、农业产业“零限电”、农户服务“零投诉”,有效延伸供电服务触角,打通末端环节,为高温下的农业生产和乡村经济发展筑牢电力支撑。
金色麦浪巡线忙 护航夏粮保丰收
“眼下是三伏天,又值夏粮收购尾声,线路和设备检查必须细致再细致。”8月7日,国网和田供电公司组织电力网格员对辖区涉农供电线路及电力设施开展特巡,该公司工作人员阿卜杜哈力克·如则麦麦提在检查过程中叮嘱同事。
高温天气下,农业生产对电力可靠性要求陡增。国网新疆电力各地(州、市)供电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大线路设备巡视力度,以“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全力保障“麦收时节”电力稳定供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开展精细化巡检,弥补传统巡视在视野、地形上的局限,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缺陷,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针对大型农机作业频繁的情况,对关键地段供电设施、拉线等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加装防撞墩、张贴反光警示标志、在拉线上捆绑红丝带等措施,提醒农机及过往车辆与电力设施保持安全距离,有效降低外力破坏风险。
考虑到小麦丰收期用电“短时集中”的特点,国网新疆电力今年已累计组织4800余名台区经理,对806条涉农线路进行巡检。仅7月,各地(州、市)供电公司就完成机井、泵房专项检查1326次,消除隐患缺陷925条,为新疆农业生产用电提供了坚实保障。
千亩良田灌无忧 不误农时暖民心
“今年村里浇水规模扩大,得新增一台变压器,原以为手续麻烦,没想到‘电管家’直接上门,现场勘查、办手续,真是帮了大忙!”8月1日,巴州和硕县曲惠镇老城村村委会主任刘峰,对前来走访的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
此前,国网巴州供电公司电力网格员刘翠通过电力联络员了解到,老城村需新增1台水泵用于排灌,便立即联系刘峰确认需求,详细指导报装资料准备,并定期跟踪用户自建施工进展。整个配套送电工程仅用10天就完成,让老城村在最炎热的季节及时启动水泵,浇上了“及时水”。
为保障高温天气下农田灌溉设施用电可靠,国网新疆电力组织服务队伍深入农业业扩报装现场,及时响应农业排灌等用电需求,提供业务受理、现场勘察、方案答复、装表接电“一站式”服务,切实让农业生产用户“少跑腿、快用电”。
此外,为提升农田用电体验,国网新疆电力推出“绿色通道”和“主动上门”专项服务,实现农田排灌用电需求“即提即办”。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累计高效受理用电申请4600件,新增容量52.8万千伏安;主动开展上门服务5916次,精准收集用电诉求1938件,协助解决用电问题927件。
精准体检保安全 清凉把脉促增产
“巴郎,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你们细心排查、热心指导,解决用电设备隐患,我这几个车间的西梅恐怕就全遭殃了!”8月7日,伽师县梅之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车间技术负责人阿布都拉·亚森,对前来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回访的伽师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除了供电可靠之外,用电安全也至关重要。国网新疆电力组织各单位电力网格员,以“零距离”服务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加强对农业生产加工企业线路、设备的精准“体检”,仔细检查企业内部配电箱、刀闸开关、漏电保护等设备状态,协助排查隐患并提出整改方案,确保用电“零隐患”。供电员工发挥专业优势,向企业员工普及生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指导应对用电突发情况,提升安全用电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以来,国网新疆电力创新推出“网格化+产业集群”服务模式,全力保障重点产业用电需求。组织各单位对粮食和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绿色畜牧产品、优质果蔬等十大产业集群开展“一对一”用电服务,累计走访企业1437次,其中重点服务粮食加工企业994次、纺织企业268次、畜牧果蔬企业175次。通过建立“需求收集—快速响应—问题解决”闭环管理机制,高效解决企业用电诉求379件,办结率达100%,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电力动能。
接下来,国网新疆电力将持续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用能需求,持续做优供电服务保障。从田间地头的灌溉动力,到企业车间的高效运转,以更可靠的供电、更优质的服务,深化“电力先行官”角色,为地方产业蓬勃发展与百姓幸福生活持续注入“电动力”。
来源:中新网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