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疆新闻

新疆戈壁滩上崛起“绿色电谷”

发布时间:2025-09-26 14:02:39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6日电(侯佳宜 李佳)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一座“绿色电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

八师石河子市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加快推动能源产业“双线”绿色转型,近两年加速推进总装机容量超13GW、总投资近800亿元的光伏及配套项目,打造全疆首个城市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这里不仅诞生了兵团北疆石河子1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更吸引了注册资本达百亿元的中新建电力集团落户,一条“绿电赋能产业”的转型之路愈发明晰。

驱车驶入石河子市西北部沙漠,连绵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般铺展,板下艾草、黄芩等中草药顽强生长——这是兵团北疆石河子1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现场。“一块土地,两份收益。”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项目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可满足150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同时治理沙地数万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昔日的荒漠、戈壁在科技的助力下被披上了“绿衣”,从“不毛之地”变身为经济发展“宝地”。这样的场景正是石河子绿色转型的缩影。

作为兵团工业重镇,石河子曾长期依赖煤电。近年来,当地提出“打造北疆区域清洁能源基地”目标,依托年均光伏利用小时数超1400小时、未利用荒漠土地广阔的优势,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园区。仅2023年,全市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就达历史峰值,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师市能源总装机的四分之一。

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如何避免“弃风弃光”?

石河子市创新构建“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协同体系,建成全疆首个独立运行的“源网荷储”微电网。

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铝业企业通过直购绿电,生产成本降低约15%。这种“新能源+高载能”模式,正是石河子推动绿电就地消纳的关键——依托龙头企业,当地形成“光伏供电—绿电消纳—产品增值”的循环产业链,年消纳绿电数十亿度。

储能领域同样亮点纷呈。

石河子拟建成全疆最大电化学储能电站,配套新能源项目投运后,可平滑出力波动,调节能力提升超三成。中新建电力集团更计划投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未来将形成“风光储氢”多元互补格局。

能源转型的深层价值,在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2023年,注册资本百亿元的中新建电力集团落户石河子,重点开发多能互补、智能微网等项目。

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数据显示,石河子绿电相关产业年产值已突破百亿元,带动就业上万人。

站在新的起点,石河子市提出更高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超40%,构建兵团首个“零碳产业园区”。

从“煤电之城”到“绿色电谷”,石河子市正以能源革命撬动全面转型。这片曾诞生“军垦奇迹”的土地,如今用光伏板续写着“戈壁变绿洲”的新篇章——不同的是,这一次,绿色不仅是生态的颜色,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完)

来源:中新网新疆

友情链接:新疆政府网 | 天山网 | 自治区文旅厅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最后一公里 | 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