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警官,咱们小区张大爷家水管爆了,老人急得直跺脚,我已经先联系维修师傅了,您快来帮忙安抚下老人情绪!”近日,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文化路社区网格员丁金芳的一通电话,拉开了 “警格 + 网格”联动服务的日常一幕。
短短 20 分钟,社区民警刘林海便赶到现场,一边陪着张大爷唠家常缓解焦虑,一边协助维修师傅排查水管问题,很快帮老人解决了难题。这暖心场景,正是吉木萨尔镇推进 “警网融合”、筑牢基层治理“蓝色防火墙”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吉木萨尔镇紧扣“党建引领、网警联动、同向发力、便捷高效”工作思路,打破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单兵作战”壁垒,探索出“网格员主导 + 民警辅助 + 社会力量参与”的治理新模式。文化路社区将辖区划分为8个“责任田”,每位网格员与民警结对,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开展常态化巡查。“以前居民有矛盾,我的先摸情况再联系民警,现在我们共享信息平台,哪家有流动人口入住、哪个商铺存在安全隐患,双方实时互通,防控更精准了。”丁金芳拿着手中的民情记录本说。
党建力量的注入,让“警网融合”更有活力,吉木萨尔镇里依托社区党总支,组建了 10 支以民警为首,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为成员的队伍,每天,队员们穿梭在居民楼院、商户门店,既能及时发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上个月发现辖区超市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我们当场和老板沟通,第二天就整改好了,现在逛超市都觉得更安心。”居网格员李阿姨笑着说。
为了让服务更高效,吉木萨尔镇里还建立起“一民多联”机制,居民遇到难题,不管是联系社区民警、工作人员,还是网格长,都能通过多方协作推进解决。前不久,辖区两家商铺因租金结算产生纠纷,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民警,民警凭借专业法律知识梳理权责,网格员结合平时掌握的商户情况从中协调,最终帮双方达成和解,避免了矛盾升级,每月,镇里还会组织群众评议,大家对网格员、民警的熟悉程度、服务满意度,以及辖区安全感,都会成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倒逼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在提升服务能力与居民意识方面,民警会定期给网格员、楼院长“充电”,从网络诈骗防范技巧到消防安全检查要点,手把手传授实用技能;网格员则通过网格化微信群,及时推送治安警情和法治知识,像防诈骗案例、法律解读等内容,让居民随时学习。线下,网格长和社区民警还会组队上门走访,进家庭、进商户、进广场,既能主动了解大家的需求,提供政策解读、事务帮办、困难帮扶等服务,还能面对面开展安全宣传。
文化佳苑小区居民刘云说:“上次民警和网格员来家里,不仅教我怎么识别钓鱼软件、防范电信诈骗,还帮我注册了‘庭省事’平台,现在遇到问题,线上就能上报,他们很快就会响应,有时候还会主动上门,特别方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让数字化管理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真正实现“群众有需求,第一时间响应”。
如今,在吉木萨尔镇“网格蓝”与“民警蓝”的身影随处可见。下一步,吉木萨尔镇将继续深化“警网融合”模式,以更精细化的服务、更数字化的管理,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为建设平安吉木萨尔添砖加瓦。(杨艳 祖力胡玛尔 )
来源:中新网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