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疆新闻

雪后高原暖警心:海拔3500米牧场的安全守护

发布时间:2025-10-16 16:21:17

10月14日,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雪后初晴,湛蓝天空下,远山仍覆皑皑白雪。乌恰县公安局波斯坦铁列克乡派出所民警陈二宁裹紧警服,与辅警玉苏甫艾力·外丝丁登上警车,向着乔尔波村小尚亥牧场出发。

通往牧场的道路崎岖蜿蜒,路面残雪被压成薄冰,车轮不时打滑。海拔计一路攀升至3500米——这里便是牧民散居的家园。小尚亥牧场坐落于天山南麓沟壑间,群山环抱中,零星毡房如白色珍珠散落草原。此地常年寒风凛冽,前几日的初雪比往年早,残雪覆盖的牧草已枯黄,裸露山石与冻土在低温中更显坚硬。“海拔高、风大,雪化后结冰更滑,万一再下雪,毡房和道路都受影响。”陈二宁盯着路边结冰低洼处,“有些牧民还在牧场,不放心他们的过冬准备。”

车行至牧场山脚下便无法前行,两人背起防寒物资与宣传手册,踏残雪向第一户牧民毡房走去。雪后路面湿滑,每一步都需谨慎。远远见民警到来,牧民艾山江·买买提急忙掀帘迎出:“前两天下雪,你们这一路肯定难走!”

“趁天晴来看看,毡房牢不牢,过冬的东西够不够。”玉苏甫艾力用流利的柯尔克孜语回应。陈二宁绕着毡房检查,手指抚过拉绳时停下:“艾山江大哥,这几根拉绳松了,雪化后冻土松动,风一吹容易掀翻毡房。”顺着他指的方向,两根拉绳已脱离木桩,仅靠微弱张力固定。

玉苏甫艾力取出备用粗麻绳,陈二宁捡起平整石头:“先解旧绳,新绳缠紧三圈再打结。”他边示范边讲解,和艾山江一同将新绳系在毡房支架上,另一端固定木桩。艾山江扶住木桩,陈二宁举石锤击,每锤都检查稳固度,直到木桩深扎冻土。“这样再下暴雪也不怕!”艾山江紧握陈二宁的手。

走进毡房,炉火苗正旺。陈二宁摸了摸炉壁,翻开柴火堆:“干柴储备还行,用塑料布盖严实防化雪受潮。”见角落有两袋煤炭,他追问:“够用到12月吗?不够我们帮你联系运送。”得知艾山江已备好五袋储备煤,陈二宁才放心。玉苏甫艾力拿起棉被检查,叮嘱:“晚上拉好毡帘防风保暖,炉子冒烟要开门通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走访第二户牧民时,两人发现牧场边缘牧场有塌陷处。“这就是积雪融化导致的塌陷。”陈二宁蹲下身用树枝做标记,“放牧要绕着走,每天看看牧道有没有裂缝。”他掏出警民联系卡递给巴哈尔·托合提:“不管是道路塌陷、毡房出问题,还是需要帮忙,随时打电话,我们第一时间到。”

阳光渐高,两人裤脚沾满雪水与泥点,却不停歇。从清晨到日暮,他们走访8户牧民,加固3顶毡房的拉绳与木桩,帮牧民码好12捆干柴,还为每户发放安全手册,讲解雪后避险知识,强调塌陷隐患排查方法。

夕阳西下,两人踏上返程。回望暮色中的牧场,毡房炊烟袅袅,加固后的拉绳在余晖中醒目。“明天再来看看其它牧道有没有裂缝,后面再下雪,雪水渗进去就太危险了。”陈二宁揉了揉冻红的脸颊。玉苏甫艾力点了点头:“再问问在牧场的牧民越冬房建设进度,让大家更踏实。”寒风中,两人身影渐远,留下3500米高原上最温暖的守护。(沙辉)

来源:中新网新疆

友情链接:新疆政府网 | 天山网 | 自治区文旅厅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最后一公里 | 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