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品牌聚集效应彰显 发展潜力集中爆发:丹东制造叫响“中国品牌”

发布时间:2018-05-11 13:16:47

    5月的丹东春意盎然。穿梭在大街小巷,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城市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关注全市的工业生产,你同样会惊喜地发现又有众多新的名牌产品新鲜出炉。

    就在不久前,我市有3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3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共获得中国名牌3个、辽宁省名牌产品105个、丹东名牌产品106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0件,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个……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三大支柱产业及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等三大优势产业。

    5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在社会各界愈发重视品牌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品牌未来必将以更加自信的方式引领中国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之相呼应的是,我市的企业同样迎来崛起的新希冀,丹东企业用诚信的品牌、优质的产品、卓越的服务在国内市场树立起崭新的形象。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质量的象征。几年来,市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品牌建设的高速发展期,依托丹东轻工业历史悠久、轻工业经济技术基础比较雄厚的优势,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遵循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聚焦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引导传统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适应传统制造业绿色化、网络化、融合化、服务化的新趋势,实施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丹东市实施方案》等多项品牌建设计划,全市逐步建立了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三位一体的“丹东制造”品牌建设体系。

    实实在在地精准出招,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的品牌建设呈现两大特点。

    “目前看,我市的品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丹东临港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和凤城市现代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集群效应明显。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仪器仪表产业是丹东的传统优势产业,工业用X射线仪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核检测仪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燃气表具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覆盖率超过85%。园区内的东发集团是我国热能仪表龙头企业;东方测控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核检测仪器生产基地;奥龙射线集团的产品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飞船进行无损检测。丹东临港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是我市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及维修配套生产制造、新型建筑材料、机械制造的核心集聚区。园区内的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车桥制造商之一、“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已形成车桥及零部件、乘用车、商用车三大产品板块,旗下拥有“黄海”和“曙光”两大中国名牌,其中“黄海”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曙光车桥”连续15年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销量第一,被誉为中国的“轻型车桥王”。凤城市现代产业园区所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包括汽车增压器、发动机、发电机、化油器、半轴、仪表、分电器、蓄电池、门泵、刹车泵、活塞、齿轮等,产品种类基本囊括了所有汽车零部件,各种零部件年产量达到150万件,以半轴、增压器等品牌知名度较高,生产汽车增压器及其零部件的企业达到100多家,品种多达3000余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产业规模及品种数量位居国内前列。

    “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成为丹东自主品牌的两大主力。”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凤城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及技术优势,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国外。

与此同时,丹东克隆集团有限公司、丹东东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营企业,通过机制、营运、管理、技术等方面创新,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管理不断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持续大幅度提高,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三大支柱产业及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等三大优势产业喜讯不断,先后有多个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中国名牌、辽宁省名牌产品、丹东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荣誉。

    据名牌产品跟踪调查统计,企业取得名牌产品称号后,销售额、利润等均增长明显。截至2017年5月,我市有效期内的辽宁名牌产品销售总额已达635824.05万元,企业利润总额87260.61万元,纳税总额达80447.4万元,出口创汇达8888.75万美元。

    品牌建设满载希冀启程。从今年起,市质监局将从五个方面全力打造“丹东品牌”,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政府培育品牌,调整充实我市名牌推进委员会,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品牌发展的激励政策,改造现有的市长质量奖和丹东名牌评定的格局、框架和办法,使之知名度、含金量、覆盖率、影响力更大。

  企业争创品牌。调动、激发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让我市企业更多地导入卓越绩效和精益制造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突出企业质量的过程控制。提高质量品牌创新能力,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提升员工素质,追求工匠精神,严把各环节质量。

    舆论宣传品牌。大力宣传我市优秀自主品牌,提升丹东品牌影响力。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危害品牌提升的违法行为。

    价值评价品牌。继续开展品牌价值评价,由社会第三方机构对丹东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进行货币化价值评价和发布。

    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引导我市各类园区积极筹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打造一批特色显著、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

    法律保护品牌。探索建立用法律保护品牌,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依法惩治侵犯品牌权益的行为,保护我市优秀品牌。鼓励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引导企业运用地理标志保护等方式保护自有品牌。

    “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企业发展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对于品牌的推广,我们还要看到自身的差距,在现有基础上更应该关注品牌的内涵和品牌服务的品质。这是恒久的,更应该坚持去做。”采访中,我市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丹东日报》5月10日报道)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