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做实做强做优重振丹东轻工名城⑧

发布时间:2018-05-22 11:22:24

转型升级困局求解

    轻纺名城的称号曾让丹东闻名遐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纺织业中的细分行业――化纤、棉纺、丝绸、毛纺、针织等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当时纺织业是丹东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总产值名列全省纺织业第一位,几乎占到丹东轻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丹东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纺织基地。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于技术落后等多种因素,相关国有企业不堪重负相继倒闭,丹东纺织业步入下滑通道。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之一服装业在丹东逐渐发展起来,私营服装企业占据了主要地位。今天,丹东发展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昔日的辉煌上,丹东再摘“轻纺名城”美誉还有哪些困难?

    由于历史及城市工业结构定位等多重原因,我市纺织服装业规模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规模偏小,缺少大型的龙头骨干企业。同时各企业之间发展规划和目标存在差异,关联度弱,想要形成区域型发展模式并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难度并不小。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服装纺织品同质化、品牌老化和缺乏创新能力,是大部分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服装企业各自为战使行业整体发展受阻。想要改变颓势,企业和政府都应意识到必须走创新型和区域型发展道路。

    “咱丹东的服装业企业有做运动户外的、民族服装的、功能性防护服装的、高端定制的,定位不同,差异大而且特别散,过去靠着生产链外贸加工的路子走得通,可现在只有抱团发展机会才更多。”我市一家服装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如是感慨,他的观点代表了部分服装业企业负责人和业内人士的想法。

    随着企业经营逐渐进入高成本时代,走代工的老路子还是走自主品牌创新之路,成了这些企业家必须直面的选择。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丹东的服装业在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市场营销环节相对薄弱,加工环节是强项,形成了两端窄、中间宽的棒槌形产业链条,而转型升级则需要企业把上述环节颠倒过来,形成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更强的产业链,这意味着服装业企业需要走品牌化道路。

    部分接受采访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很想创立自主品牌,苦于缺乏经验,创建品牌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研发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都得齐备,短期内很难见起色。这些民营服装企业的负责人普遍认为,做代工只需要做好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创立自主品牌存在一定风险,普通企业无法承担风险,而且涉及的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等其他能力,并不是一般企业所具备的。

    众所周知,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成为其转型升级的困局之一。近年来,由于用工方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全市纺织服装业经济指标有所下降,企业生产经营也受到阻力,加之采购商压缩了与我市服装企业的合作项目,将其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以东港市前阳镇的一家服装企业为例,由于用工不稳定,新招工计划受阻,直接影响到600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连日来,采访了解到,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聚集度不高、规模小,缺少自主品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技术人才缺乏等,这些都是我市纺织服装业不得不面对的瓶颈。

    用工数量不稳定、下浮的同时,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在服装厂干繁重的活儿,而且丹东的服装厂都建在城郊,工作环境没那么理想,工资待遇不高,毕业生实习后真正留下来的寥寥无几。”行业相关人士直言。

    不可否认,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省内不少企业一直向院校要人,但企业想要真正留住人才,首要的是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丹东多数纺织服装业企业的实习员工工资是每月1500元,省外企业是2500元,到了正式工作阶段,丹东的月工资是2000多元,省外是3500元以上,首先在工资待遇上,本地企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就弱了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政府层面可以对从业人员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提供一定比例的补助,可能会留住行业人才在丹东就业;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土壤,莫让产业升级“卡”在人才上,逐渐补齐制约我市纺织服装业转型发展的关键短板。(《丹东日报》5月18日报道)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