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做实做强做优重振丹东轻工名城⑤

发布时间:2018-05-22 11:21:40

“无人车间”已投产 “无人车”即将上路

丹东制造向“工业4.0”挺进

    由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露天矿重型卡车无人驾驶系统,计划于6月进行现场测试,丹东制造的“无人车”将在今年“上路”。近年来,丹东制造业把目光瞄准智能制造,曾经遥不可及的“工业4.0”已经悄然来到丹东人身边。

    “采矿少人化、无人化,是矿山发展的重要方向。”5月10日,东方测控项目经理刘春辉受访时介绍,相比于有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具有工作效率更高、运行成本更低、运输管理更科学等一系列优势。露天采矿无人驾驶系统的突破,是我国汽车工业新的技术标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国际矿业界应用成熟的露天无人驾驶系统知识产权属于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国内尚属空白。2016年初,东方测控、北方重汽及中科院三方利用各自技术优势,合作开展露天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国产化的攻关,克服了通信、智能调度、硬件、算法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计划于今年6月进行现场测试。

    无人车、无人车间,在丹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走进曙光集团车桥事业部的高端车桥智能化装配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智能化的全自动生产线:橘黄色的机械手举重若轻地抓起数十乃至上百公斤重的零部件,分毫不差地装配到另一部件上,焊接、装配、喷漆、检测等复杂作业几乎全部由数控机械手完成,效率和精准度超出人工数倍;各种光电、压力、扭力、色差传感器,实时收集温度、振动、电压、扭矩等各种数据,上传到数据库电脑进行分析,从而精确检测生产线运行和部件装配状况,提前预知故障,提示维修保养,整条生产线甚至不需要人工介入,工人只需在终端监控数据即可完成生产……这条投资4200万元的中国车桥行业第一条智能制造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90%以上,整合了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和IT系统,还连接了基于数据云的SAP订单管理和生产控制系统,成为丹东拥抱“工业4.0”的一个范例。

    近年来,曙光汽车、东方测控、通博电器等丹东企业发力智能制造,拥抱“工业4.0”,研发出一大批“丹东智造”明星产品:曙光汽车纯电驱动车桥跃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黄海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部件结构、工艺性及整车匹配技术同样国内领先;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研发纺织化学专项科研课题9项,申报发明专利1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底,我市共拥有曙光集团、恒星化工集团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2个,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开展76个科技项目攻关,其中包括26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22个对外合作项目,当年申报及授权专利6项。

    产学研合作,是丹东制造业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主要手段。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高精度智能激光粒度仪项目,是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子项目。创新应用了激光、显微技术、智能测试等高新技术,保证了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丹东华日理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研发电子回旋加速器,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研发多模式X射线层析成像分析仪,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市经信委技术企业科技处处长孙哲介绍,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丹东工业新的增长点。2017年,“百项市级新产品计划”纳入的164个新产品研发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0.5亿元;进入2017年辽宁省重点新产品开发目录的丹东制造产品有54项,其中41项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丹东日报》5月15日)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