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香菇棚里笑声扬

发布时间:2018-06-21 12:37:31

    这几天,凤城市四门子镇人民村村民王晓丽累并快乐着。今年种的6万袋香菇,已陆续进入采收季。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忙得汗流浃背,但一提起收入,王晓丽就乐得合不拢嘴。

    6月20日上午10点,记者走进了王晓丽的香菇大棚。一排排整齐的菌棒上开满了伞状的“菇花”,王晓丽与两名村民正在忙着采摘香菇。“这香菇长势不错!”记者试着采摘了几个香菇,可这看起来容易的活儿却不那么简单,不仅要弯腰、眼疾手快,还得讲究技术。一旁的王晓丽笑着说:“摘菇得把根儿掰下来,不然会影响产量。”

    43岁的王晓丽告诉记者,她家是第一年种香菇,经验还不足。香菇出得“厚”了,全家人从早晨忙到半夜都忙不过来,“第二天一‘散棒’,就卖不上好价钱了”。为了抢时间,王晓丽只得雇人采摘。由于香菇色泽好、口感佳,她一点儿也不愁销路。“6个香菇大棚,栽了6万棒香菇,每棒产香菇2斤左右,收入15万元。”说话间,一位商贩进棚,验货、过秤、装车……看着一批批饱满的香菇“整装待发”,王晓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明年俺要扩大规模”。

    去年底,四门子镇党委经过研究,决定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当地自然环境适合香菇生长,且全镇有林地面积8.8万亩,菌棒的原材料充足;二是大多数农户具有多年的种植经验,且种香菇不需要太多劳动力;三是市场前景看好,南方客户长期在镇里收购,近几年香菇销量稳步增长。目前,四门子镇9个行政村有8个村种植香菇,建设大棚389座,种植量由去年的220万棒增加到今年的400万棒。“按照每棒净利润2―3元计算,今年香菇收入相当可观。”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发展香菇,不再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而是家庭农场联合起来闯市场。在四门子镇大荒村的龙斌家庭农场,十多位工人正忙着采摘香菇。这个家庭农场现有生产大棚63个,年生产能力60万――100万棒,具备接种、生产、烘干、储存全产业链条,解决了周边4个村的近百名村民就业。农场正在与周边百姓加强合作,以入股或承包方式,向加盟种植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支援和市场销售渠道,在致富路上携手前行。“镇党委和镇政府多次邀请香菇种植专业人员,为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下一步计划通过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资金等方式,把这一产业作成四门子镇的招牌产业。”镇党委负责人说。 (《丹东日报》6月21日报道)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