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记者走进凤城市现代产业园区,充分体会到了凤城增压器产业的规模。181户入驻企业中,有60%是增压器制造企业。
在时代龙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的出货区,几名工人正将1200余件组装好的增压器装车,发往阿联酋、西班牙等国家。像这样的订单他们平均每个月会有两批。
“一个完整的增压器整机通常包含至少28个配件,多则可达40多个,我们从客户手中拿到增压器整机后将其拆分,一部分部件由企业自行生产,其余的下订单给其他企业生产,最后由我们完成整机组装合体。”时代龙总经理曲勇介绍,涉及产业上下游配套的各类零部件都可以在园区找到生产企业。这意味着,凤城增压器集群现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所有企业只需专注于研发和生产自己的主打配件,即在材料和性能上对其进一步优化。曲勇解释说,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支撑企业做大做强。在时代龙记者看到,研发场所的面积几乎跟生产车间一样大,“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产学研实验基地”、“同济大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丹东市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挂牌,说明了这家企业科研的实力。
作为凤城增压器集群的会长单位,洪波增压器配件有限公司则致力于研发生产无人机等飞行器使用的增压器配件。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五轴车间,展现在眼前的是两米多高的现代化数控设备。透过设备的玻璃屏可以清楚地看到增压器配件的制造全过程:形似电钻的机械手在航空铝材质的配件模块上上下翻飞、大展身手,铝屑如水花般飞溅开来,16分钟后一次成形,一个叶片线条非常流畅的配件便制造了出来。能操作这样的进口设备,车间主管王涛颇为自豪,而更大的自豪来自他们的产品:“我们安在无人机上的增压器推力达到99公斤,而国内顶级院所做出的增压器推力才80公斤。”
王涛在洪波公司干了5年,属于新一代的产业工人。在他看来,一个小小的增压器有着太多的科技魅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就会有不同的性能和质量。他说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不光是为了充实,也是为了生产出更精致、更有动力的产品。
除了自主科研创新为增压器产业发展增加了关键砝码,产业提质增效、企业转型升级、产品闯入高端市场也为产业发展壮大增添了新的动力。在人们的传统看法中,制造型工业企业作业环境普遍较差,但记者走进的所有车间都宽敞明亮、作业有序,甚至连铸造车间使用电熔都干干净净。在东增铸造厂,车间内部设置了多台达到环保标准的浇灌设备,工人们在作业时无需佩戴口罩;摆架上有序地置放着刚浇灌好的模具,摸上去尚有余温。负责人表示,由企业自主设计的增压器配件有700余种,而增压器配件种类远不止这些。目前,该企业正在与霍尼韦尔等知名发动机厂合作,做配套供应商,产品逐步迈向高端市场。
窗明几净的研发设计室,也是这家铸造企业的一处风景:一名科研人员正在通过电脑绘制产品效果图,在他身后,整齐地摆放着经过切割的增压器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为设计研发产品提供参考数据。企业负责人陈希跃介绍说:在这里,无论订单产品多复杂、多精密,科研人员都可以拆解、研究,进而设计、改良,最终形成处理图,由车间进行模具铸造、产品生产。
凤城市的增压器很早就有名声,1948年就开始生产了。改革开放40年,凤城增压器产业的发展是飞速的,2009年,凤城市成立了汽车启动机协会;2011年,成立了辽宁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2年,成立了增压器行业协会;2015年,被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汽车增压器生产基地”称号。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并未消除所有关注增压器产业的人的忧患意识――不久的将来,汽车将改成电动力,增压器怎么办?
其实,不光是未来市场,这里的自主开发能力普遍较弱,仿制居多,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平均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只占销售额的1%-1.5%左右;从产品供给结构来看,现有产品除个别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或直接为国内主机厂商配套外,大部分只能作为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外协厂或贴牌厂。
“没有别的,挑战就是机遇。”时代龙的曲勇说,问题出在哪,就把力气下到哪。从眼下看,涡轮增压器的市场仍然是发展的,他列举了来自权威部门的预测,至少未来五年全球将合计生产超过两亿台涡轮增压器,年销量将从2015年的3400万台增长到2020年的5200万台。加之涡轮增压用途广泛,除了汽车,所有用燃油作动力产品都能使用。“对企业的未来我们比谁都着急,关键在于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对产业集群来说,创新是需要合力的,每个企业都要加把劲儿!”
采访中了解到,凤城制作增压器的厂长都比较年轻,有理想、爱学习、重实干,是这个群体的特质。一位厂长这样说:“干事业是会让人上瘾的。”这样的一群人在合力做一个增压器,更大更强是给予它最合理的期待。(《丹东日报》6月25日报道)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