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陡、石奇、泉清、林密……轻启它那神秘的面纱,短短一天工夫儿,它就能以独特秀美的风光及其它山所不及的魅力征服你。它就是位于辽西丘陵山区燕山山脉(也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建昌境内的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又名大黑山。其位于建昌县城东 13.5公里处,南北走向,保护区总面积 12448公顷,主峰海拔1140.2米,是辽西第二高峰,属“华北植物区系北缘森林生态系统”,植被覆盖率86.4%,山上有各种乔木、灌木、花草 350多种。白狼山层峦叠嶂,林木葱郁,奇峰嶙峋。景区环境幽雅,奇峰异石相映成趣,云海溪流交相辉映,山上处处是宝,有雉鸡、狐狸、梅花鹿、狼、兔子、灰喜鹊以及蛇类和各种昆虫等大量野生动植物资源,另有狍枣、人参、三七、猕猴桃、藿香等200多种中草药,被称为辽西大地上的“绿色明珠”,是一座不可复制的天然动植物基因园,2008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景区。12月15日,出于对此山慕名已久,我们葫芦岛日报都市生活部《葫芦岛人与自然大型新闻调查》采访组来到白狼山,开始和它零距离接触。
十里石林:怪石嶙峋,形态各异
采访组驱车沿着新铺设的公路前行,离山越近,山上怪石看得越清楚。只见道路两侧的山上立满了形形色色的怪石,各种形状都有,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还有你的文学才能给它起各种合乎情理的名字。但让记者惊奇的是,怪石个个滚圆光滑,或似鸡蛋状椭圆或似珠子样滚圆或似糖块样长形圆,反正都没见到棱角,同行人猜测山石均在千万年。经历过地壳变迁,本来经海水冲刷过的海底之石升出海面变成了山上之石,但又不由得人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此圆滑的圆石,虽看似摇摇欲坠,但哪个都稳立山上,任凭风吹雨打数千年,这就是白狼山十里石林风景。我们猜测不假,据参与白狼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对白狼山了解颇深的此山所在地石佛乡旅游开发办主任张海滨说:十里石林景区是白垩纪时燕山运动留下的奇特地貌,距今已有7000多万年的历史了,怪石突兀,石林中有的地方平坦可入,有的地方就险峻万分,立陡石崖,飞鸟无路。据了解,此地已于2007年被中国旅游探险俱乐部定为2号基地。
沿着十里石林往前,在一耸入云端的山边,一行人来到了石佛庙景区,这里正在建设万米停车场及白狼山客服中心。抬头观瞧,山上奇石有的好似正在缠绵的情侣,故称情侣石;有的好似头戴状元帽的状元,故称状元石;有的像手抱婴儿的观音,故称送子石……各处石头形态各异。另外,石佛乡还沿山修建了3650个台阶的山上栈道,颇有逶迤之势。随高耸的山势,这一条栈道傍山临溪,回环别致。道所过之处还顺山势修建了数个凉亭,在山间地势最为险峻处修有一个奇石博物馆,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从山下看仿佛就镶嵌于山间,颇为和谐。据说明年五一时节,此博物馆就能建完开门迎客了,除珍藏的各种奇石外,还有一天然形成的五彩玉石佛,据说它是一高人从一堆废石料中发现的。石佛一米来高,天然形成众佛参拜场面,栩栩如生,颇为传奇。走上栈道,同行人心胸豁然开朗。若在夏天,人行其间,山光云影,连绵数里,上有林木遮阴,下有泉水流淌,溪水淙淙,蝉鸣鸟唱,山花远接近迎,更是烂漫迷人!
因正值冬季,小道上积雪未融化,一行人没能攀上此山,但随行者张海滨仍如数家珍地报出了沿途的18个奇石景观——望龙台、双蛇报恩、鹊桥、财神送宝……
历史与传说:不仅仅是迷恋
历史与传说是什么?是一种文化。文化一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汇在自然之中,便能更充实与强化自然美,并产生画龙点睛的妙趣,使其更生动,更具魅力。白狼山便是这样一座有着千古文化的名山。据查,白狼山周边自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后来在碱厂乡大杖子村发现战国时代的青铜器,属红山文化和黄河流域古文化。这里最早名称起源于汉代志白狼县。让白狼山更为知名的是东汉建安12年(公元207年)8月,丞相曹操挂帅出征,领兵在此围剿乌桓和袁绍残余势力,9月得胜回朝。经绥中山海关一带,写下了流传至今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美诗篇。唐朝诗人高适的《燕歌行》“单于猎火照狼山”描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毛泽东主席用《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来缅怀此事。这里还流传着唐朝大将薛礼及其妻樊梨花东征时在白狼山点兵布阵的故事。除此之外,白狼女舍身救民的民间神话传说也让人回味无穷。据说白狼峰本是阴山余脉努鲁儿虎山的一座主峰。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如人间仙境般美丽。山上林木葱茏,鸟鸣莺啼,奇花异草尽献芳香,怪石陡峰灵性逼人。在最高的一座山峰上有一个很大的溶洞,洞内居住着一只小白狼和一条巨蟒,他们吸取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各自修行着。
过了几百年后,精灵们经修炼都幻化成人身,小白狼演化成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孩儿,巨蟒则修炼成一位带角的阴险邪恶的黑脸大汉。修炼成人身以后,他们可自由出入山洞,活动于群山之中。当时在西山脚下居住着一个上百口人的村寨—-靠山屯。他们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以往平静的生活,尤其是巨蟒,每次出现都要伤人。人们只要看见那高山上有黑云出现,就心惊胆战,四处逃窜,无法正常生活。小白狼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但是她只在月圆的晚上才出现。她身穿雪白服饰,脚踏青云缓缓而至。每次她来总是为人们排忧解难,谁家的小孩儿或大人生病,她都要拿出自己在山上采的草药给他们治病。日久天长人们和她成了好朋友,称她为小白狼女。人们有危难时,只要冲着高山喊三声“小白狼女”,她就会马上出现,因此,她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小神女”。巨蟒出现次数越来越多,每次出现都要吃人。看着自己的同胞一个个成了巨蟒口中餐,人们向小白狼女求助。小白狼女决定帮助人类,并与凶残邪恶的巨蟒激战了七天七夜,后惊动了天庭。王母娘娘命天将将他俩打回原形,村民跑来,为小白狼女求情。随后天将把巨蟒点化成了一座石坝,命令他永世镇守河岸,阻挡上游来的洪水,以此来惩罚他的罪孽。当人们忙去搀扶小白狼女时,一口鲜血喷在了山上,并说:已熬尽真气,再也不能好转了。
小白狼女微笑着告诉人们,因不放心巨蟒,她就化做山峰上巨石,守候着村民的安宁。小白狼女喷出的血变成了鲜红的花朵,长成了今日白狼山上一簇簇鲜艳夺目的杜鹃花。人们为了纪念小白狼女,便将那座山峰称为白狼峰,这座山也因此得名白狼山,山麓之西的河水被称为白狼河。在汉代建制中,此区域曾设白狼县,小白狼女的故事一代代地传到今天,那块小白狼女幻化成的巨石今日仍然能清晰地辨出狼的模样。那靠山屯也因为巨蟒而更名为蟒挡坝。
我们一行人沿宽敞的山路继续驱车前行,看到了2001年开始兴建的佛教景观,宏伟瑰丽的殿宇寺庙——慈圣寺。这里的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像和广场玉观音,堪称辽西之最,溯源可追至几百年的白鹿祠。每逢佛教节日,这里人山人海,香火缭绕,钟鼓悠扬。
在寺院后山正在建设张瑨草堂。张瑨,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宫廷画家。建昌要路沟乡人,能诗擅画,其山水画最为见长,工笔写意极为传神。传说他早年及后来回乡曾多次到白狼山寻幽访古,吟诗作画。《怪石图》、《秋山清爽图》据说画的就是白狼山的景观。张瑨草堂展出的部分画作为复制品,让游客充分领略这位建昌画家的风采。
走过慈圣寺不远便见一庄严肃穆之地——烈士陵园。此园是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因冀热辽地区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修建的,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这里展出的革命历史文物浓缩了二十世纪的腥风血雨。记者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园中央庄严而立,黑色大理石组成的墓碑让人凝思,10月1日刚刚建成的二百余米长的大型浮雕记录了无数英雄功绩,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除烈士陵园外,此山段附近还有个国防工业遗址,其是苏美冷战时期,我国“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产物。现代国防工业兴起后,搬迁剩下的空楼工厂断壁残垣,成了历史的见证。
绿色生态林景区:天然的大氧吧
沿着平坦的上山公路再往前行就属于丛林地段,虽可一直驱车上山登顶,但有登山爱好者及探寻险峰的人们总喜欢走险峰峭壁,在森林里“林中呼唤、山间放歌”,领略另一番景色。白狼山有奇山、怪石、清泉及原始森林,是保存完整的华北植物区系北缘天然林及其生态系统,包括植物81科240属1002种,动物397种,其中鸟类就达158种,有大面积的枫林、松林、柏林,还有蒙古栎、核桃楸、黄菠萝、紫椴、白桦等森林群落,生态价值极高,也是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山上还有山杏、大枣、核桃等土特产。游客可徒步于山巅,抑或自驾于丘陵密林,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春日繁花似锦、夏时凉爽宜人、冬来银装素裹。尤其是深秋时节,数万株杜鹃花红似火,气势磅礴,令人陶醉。登上峰顶,看奇峰峻岭、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峥嵘的景象,不禁让人感到心胸开阔,神清气爽。同行人石佛乡副乡长高振雅说:采访组是冬天来采访,如若春夏之交时来,这里的景色更加绮丽秀美,百花争艳,流泉飞瀑,云雾缭绕,杜鹃怒放,浓阴蔽日,层林尽染。不过到了冬季下雪时节,千峰竞秀、冰花玉枝、银装素裹,宛如仙境,景色更具韵味。
在白狼山北侧还有一溶洞,溶洞里有个深不见底的地下湖,同行人投一块石头入地下湖,只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好半天才停。据同行的建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树军说:“此溶洞横贯山脉,西起白狼山西侧的灰窑子村,东到白狼山东麓的黑山沟,其曲径究竟有多长,没人能说清楚。听他说,曾有人打着灯笼,带了五包蜡烛,也没能走到尽头。这里还有个传说:说溶洞里锁着一条苍龙,若有人打开铁链放出苍龙,那苍龙一滚,辽西就会变成一片汪洋。但说真的,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探险家到此溶洞一探究竟,同行人也心有不甘,但从安全考虑,最终没敢贸然涉足。
在白狼山山头上有一高五米、宽三米的石台,相传此台曾是三国时曹操的点将台。站在点将台上,记者的思绪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空,闭眼倾听,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战鼓争鸣、狼烟四起的沙场,蒙眬中依稀可见一代枭雄曹公当年的威武雄姿。站在点将台上,极目远眺,能见到汹涌澎湃的渤海,浩渺接天,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白狼山近年被有关部门测定为辽西地区负氧离子最高的地区之一。
山好、水更好。据了解,在山脉不远之地,有一个天然泉眼,泉水长年匀速涌出,经年恒温11摄氏度。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常饮此水,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胃病等都有疗效,为此许多建昌人及外地的客人游玩白狼山时都不忘桶盛瓶装带些回家。现在如此好水已开发生产成白鹭山泉,远销各地。不仅如此,白狼山脚下的村屯——汤土沟村的村民与投资人也瞅准了此地越来越多的游客资源,纷纷办起了农家乐餐厅与旅店,用绿色无污染的农家鸡、全羊、石磨豆腐、纯粮烧酒等特产招待远方来客。据说,现在已发展18家农家乐饭店,组成了农家乐风情民俗园,每年的收入都在十万元以上。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