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是山的心脏,山是城的脊梁。海拔329.7米,总面积800公顷的首山,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辽西走廊、渤海之滨。首山屹立在兴城古城东北2.5公里处,介于兴城古城与兴城海滨之间,其山势陡峭,怪石嶙峋,扼守辽西走廊通道,是兴城古城的天然屏障。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又因景色秀美被游人所倾慕。12月21日,我们葫芦岛日报都市生活部《葫芦岛人与自然大型新闻调查》采访组来到兴城,开始探寻经历千百年沧桑至今依然峻秀、神秘的首山。
初识首山
我们的采访车刚开驶出新城区,挺拔巍峨的首山就映入我们的眼帘。看到这并立的三座山峰,恰似一个硕大的“山”字,记者想起了首山的另一个名字“三首山”。当天,天公作美,山峰上飘着轻雾,云雾似白纱飘飘,若有若无,峰峦时隐时现,整个山体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睡美人,神态安详地静卧,显露出娴静、恬淡、自信而又幸福的神韵。陶醉在美景中的记者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兴城八景之一的“三首云冠”吗?全车的人都为能看到如此美景而庆幸。
车继续前行,首山展现给我们的是它南面的山峰,此峰从远处观望恰似一位神态安详的老者的头部,因酷似人首而得名是大多数人认可的首山名字的由来。
提到首山名字的由来,司机高师傅还给大家讲了一个传说。“传说此处并没有山,而是一片平地。首山形成和一个堵海眼的英雄有关。很多年前,这片平地曾有个很粗的海眼直通渤海。渤海老龙王和他手下的水妖海怪经常通过这个海眼来陆地上做坏事,人们虽然非常憎恨,却也没办法堵住它。有一天,此处来了个云游老道,报号是纯阳真人吕洞宾,说自己善于斩妖除怪。大家请老道想办法堵住海眼。老道说:“海眼太深了,一百座大山也填不满,用盖子盖上也会被龙王顶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一个病人的身子把洞口堵住。龙王和手下受不了病人身上的气味就不到海眼里来了,然后再用土在病人头上堆起一座大山,海眼便永远打不开了。
大家听了直摇头,上哪儿去找这样的人呢?恰好,消息让一个名叫金梁的残疾青年知道了。金梁原来是个健全人,有年冬天下大雪,他上山帮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妈妈打柴,不慎摔断了双腿,又因严寒得了冻疮,一到春天就流脓淌水,老也治不好。金梁想,人活着就应为别人做点儿事,像我这样除了吃饭啥也不能干的人,不如去堵海眼,省得后人再受苦。金梁爬到人群中主动要求去堵海眼,可大家都难过地走开了。金梁一看没人帮他的忙,就自己偷偷向海眼爬去。金梁一走,家人还以为他是去串亲戚了呢,三天后才着慌了,一找,金梁齐肩以下已堵在海眼里,变成一个金人!
金梁舍身堵住海眼感动了老百姓,大家纷纷拿着香与供品来祭祀他,为他担土造坟,终于堆成了今天的首山。现在我们看见的首山,山四周好像都有人从山上走过,那是人们挑土造坟的足迹。由于山造在金梁头上了,故古人称为首山。山里的水流过金梁的胸前时,全被金梁的心烘热了,山下因而就有了温泉。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听过之后记者对首山又增加了几分敬意和向往。
一路谈论着、猜测着,我们乘采访车来到了首山脚下。四柱三间庑殿式黄琉璃瓦顶的首山山门巍然耸立。著名书法家王遐举题写的“首山”二字悬挂在牌坊正中。由于1985年春,驻兴部队出动一个连的兵力,修筑了一条宽5米、长6000延长米的环山公路,所以我们不用在山门处下车,车一直开到了半山腰的小长城。我们攀山就从这里启程。
来首山之前,记者心中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辽西走廊上会平地突起海拔三百多米的山呢?虽然之前查过一些资料,但疑问一直没得到解开,今天记者准备到山上亲自探寻一番。记者发现首山上的土壤很稀少,岩石特别多,而且非常有特点。大小岩石突出的面大都很光滑,似乎被水冲刷过。从山中突起的大岩石根部还泛出白色的痕迹,像是被浸泡过,又像是被腐蚀过。有的椭圆形石头是被包裹着的,只露出一个弧形的面,被包裹的部分使记者一下想到了鹅卵石。同行的南关林场陈场长告诉记者,他在山上植树的时候看到过许多类似的石头,有一次他还看见一块特别像珊瑚礁的大石头。话说到这儿,我们不禁猜想首山会不会曾经是海底呢?经历过无数次的地壳变迁,挤压、褶皱运动使海底升高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首山。假如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就是领略沧海桑田变化的幸运儿。还有一种说法,说首山是座死火山,因为首山是死火山才有了兴城的温泉。但记者一行并没有在首山上找到所谓的火山口和岩浆喷发的痕迹,更没有看到火山灰等可以证明这一说法的证据。只是在首山的南峰看见一座烽火台的遗址,石头与夯土砌筑的圆形围墙,乍一看类似火山口,其实不是。看来这一说法还有待考证。
首山的战略地位及烽火防御工事
出于对首山形成原因的猜想和对山顶上烽火台的好奇和向往,我们一行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爬到了首山中峰的顶端,见到了烽火台。
在说烽火台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首山的战略位置。首山的精确地理坐标是东经120度45分,北纬40度38分,地处辽西走廊,是整个辽西走廊交通干线以南唯一的一座高山,跨越面积约8平方公里,南北走向。山脚下的公路是通往关内外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与西北侧的窟窿山相视而望,中间只有一个山口,如同人的咽喉,纵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首山居高临下,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是兴城古城的天然屏障。当年秦朝军队曾屯兵在这里。最看重首山军事作用的是明朝。在明朝宣德三年(1428年),修建宁远卫城时也是考虑到首山所处的重要位置。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首山才有了宁远卫城,也就是今天的兴城古城。当年袁崇焕打得皇太极落花流水取得“宁锦大捷”的主战场就是在首山。明末宁远团练总兵金国凤父子三人在此激战清兵,先后壮烈牺牲。在明朝政权与蒙古兀良哈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后金军的无数次争战中,由明朝军事家设计而修筑的三座高大的烽火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烽火台位于首山中峰上,这座烽火台高大雄伟,极为醒目,其外皮是砖石结构,内部填以碎石碎砖。主体是由青砖砌成,下部由条石做基础,周围还用水泥筑成宽约1.5米的护台。烽火台通高约10米,直径14米。现在的烽火台是2000年由兴城市政府主持,在全国人大代表张文成的大力支持下,四家乡企业集团慷慨出资20万元人民币维修的。当时的维修历时好几个月,现在还留有工人们储水用的水池。竣工后,兴城市政府还立了一方碑作为纪念。
司机高师傅是兴城人,他告诉记者,这座烽火台在维修之前,四周有九道大的裂缝,烽火台东南倒塌一大豁口,最宽处达9米,10多立方米的砖石漫散于台下。他小的时候不顾危险还和小伙伴一起从豁口爬上过烽火台呢。现在为了更好地保护烽火台,四周都建成封闭的了。
民国版《兴城县志》记载“首山中峰之巅,俗呼墩台,高约三丈余,纯以城砖砌成,台上旧有茅屋数椽,杏树一株,尚有遗迹可寻,未详创自何代。”当年,明朝守军在台顶轮班瞭望,在铺房内(过去有砖砌的铺房两间)避风雨。守军上下均用绳制的软梯,用完后收起,防止敌人偷袭攀爬。解放后,兴城县政府非常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将这座烽火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指令相关部门加强保护。在来首山之前,记者请教过兴城市文化局的常德义老师,他和文物管理处的同事曾经考察过首山,给了我们很多指点,这对我们的发现会有很大的帮助。
看过了最为直观的中峰烽火台,我们又爬上首山的南峰开始了我们的寻觅之旅。南峰亦称紫云峰,顶上的烽火台俗称南马圈。现在已经看不见当年高大的烽火台,只能看见石头与夯土砌筑的圆形围墙,表面已经很残破了,看起来还真有点儿像马圈。南马圈中间是一片凹状空地,面积大约有800平方米。围墙北侧有一个门,通向中峰。围墙内有天然巨石,巨石上似乎有火烧痕迹,这里应该就是常老师提到的明朝守军报警燃狼烟或者举火的地方。
带着从南峰上收获的喜悦,我们又爬上了首山的北峰——映黛峰。峰顶上残存着一座周围用石头包砌,中间是夯实黄土的烽火台。西部烽火台外壁砌在山岩之上,我们不得不佩服古时候的能工巧匠。此烽火台台顶总面积约500平方米。据考证这里应该是明朝守军报警放炮的地方。记者还发现南峰和北峰上的烽火台与中峰的烽火台之间的距离,都是180米。看来古人在设计和建造烽火台时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在中峰下的东北山坳处,记者找到残存的几间石砌房舍的遗迹,这里应该就是明军士卒休息的地方了。从遗迹上可以看出,房址背西面东,距西北方的北峰烽火台约100米。房址墙基虽然残破不堪,但仔细在草丛之中寻找,仍然能大致看出营房的整个轮廓。此外,营房前还有马圈、羊圈、储水池一类的石头建筑的残墙。由北峰烽火台自西往东,是一条山冈,其北山坡较为陡峭,在山冈西部(紧临北峰烽火台)的南山坡上堆放着几堆小石块儿,俗称“手把石”,即雷石。这是用来打击敌人的武器,总共有10立方米左右。
民国版《兴城县志》记载:“烽火台之附近现有墙基数处,或以为前代军垒焉。”三座烽火台的西侧是陡峭的悬崖,由北峰自西往东的山冈坡度由险峻逐步渐缓,敌人容易偷袭。这条山冈的东部,分布着数座圆形或方形的“军垒”,石头砌筑,现在还能看到残墙的基础。那座方形的石砌“军垒”,稍大一些,位于前四座圆形的“军垒”的中部,像似一个小小的前沿指挥所。这些“军垒”居高临下,无疑是用以保卫首山上的三座烽火台和营房的,守军可以监视由北、东北、东、东南方向进入烽火台防御区的人马。记者把握住大好时机,也在这“指挥所”昂首站立,体会一下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南峰烽火台东南侧的山冈,坡度十分陡峭。在距南峰烽火台约50米处,记者发现一道石头墙基,这里坡度稍缓,砌石墙应该是来防御敌人的,这有可能就是常老师提到的用以保卫烽火台的“小长城”了。
如此看来,明代的军事家和守城的将领们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在首山的顶部设计这一军事杰作,其通讯作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在明代中期至末期的近二百年间,宁远城中的将军们总是耳聪目明,其防御功能效果显著。即使是在1644年,大明王朝即将灭亡之时,镇守宁远城的总兵官吴三桂主动撤出宁远城之前,清军始终没有攻下这座城。首山览胜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探寻、发现之后,记者一行才站定山巅,放眼望去,周围的尖山、老虎山、鸡冠山耸立在三座主峰左右,兴城风光尽收眼底。西可鸟瞰古城全貌,东可纵观大海,使人心旷神怡。极目菊花岛,海天一色,别有一番情趣。西北麓的朝阳寺,掩映在奇松怪石丛中。真有“登泰山极顶遥观”之感。逸兴阁、忘返亭、半斜亭、望海塔,亭台楼阁分布有致与山门甬道、奇松、怪石交相辉映,真似“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回首西侧,青松翠柏郁郁葱葱,五角松林像嵌挂在山间的绿色玉佩;携手于众峰之上,拔萃于绿丛之中,真乃“松抛山面重重翠,云峰青插碧碧天”。
在山顶合影留念之后,在这些美景的召唤下,我们又迫不及待地下山,到各处景观一饱眼福。下山的过程中,记者把视线从上山时的石头转移到了植被。在山路两旁,去年新栽的火炬树上还挂着红红的果实,油绿的松树依旧挺拔。兴城市林业局的徐局长向我们介绍,近三年来,兴城市共投资200余万元在首山上栽种火炬、香花槐、山杏、地锦等绿化和观赏树种。现在山中共有松树、橡树、槡树、椿树、柞树等30多种树木及其他不计其数的灌木花草。1991年9月首山正式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说话间,一只动物快速地从草丛间,跑过,记者还没来得及看清就不见了。南关林场的陈场长告诉记者,刚才过去的动物是山鸡。现在由于保护得好,狐狸、野兔、刺猬、松鼠、山鸡等20多种动物常年活跃在山中。
经过大家一致认可,我们把下山后第一个观赏的景点定在朝阳宫。“相传清代,朝阳宫叫朝阳观。有一年,乾隆皇帝驻跸宁远。他到首山游玩,山上的景色使他流连忘返。走着走着,远远看见一处殿宇,他说了一句话:好一座朝阳寺!没有办法,朝阳观改称朝阳寺吧,谁让人家皇上是金口玉言哪!”高师傅笑着给我们讲完了这个小传说。他说:“首山西北侧山脚下茶棚庵的传说也与乾隆皇帝有关。”近些年,朝阳寺改称朝阳宫,里面有三位道人,香火依然很盛。在古朴典雅的朝阳宫中感受一番后我们又游览了逸兴阁、忘返亭、半斜亭、望海塔等景观,这些景观还有环山公路等都是兴城市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投资800余万元修建的。
在车就快开到山下的时候,东南方向一座正在建设的寺院进入记者的视线。原来这里是正在修建的般若讲寺。市佛教协会的释会长告诉记者,这座寺院占地面积60亩,2007年开始建设,预计在2010年秋天完工。般若讲寺作为我市佛教协会的会址,是我市最大的寺庙,将来会成为我市的佛教中心。寺内将建设150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大型讲堂,用来弘扬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增强我市的文化底蕴。山门的建设将融入独特的荆楚文化;佛像的制作采用日本工艺,这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这座寺庙建成后将给首山的旅游又增加一大亮点。
山是城的风骨,水是城的灵韵。首山,这座守城傍海的名山,正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军事文化内涵和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考古爱好者和游人。快离开首山的时候,兴城市委宣传部的李干事告诉记者,前些天他还陪同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编导来首山考察,中央台要在这里拍摄关于袁崇焕的纪录片。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