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胜地

长城防卫的哨所——三台子烽火台

发布时间:2021-09-07 01:59:58

长城防卫的哨所——三台子烽火台

位于绥中境内的另一烽火台——坡山洞烽火台

    当你穿行在绥中千山万壑之间,你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现,在高高的山峦上,隔不多远,便突兀着一个“小丘”,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绥中大地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又像一个个哨兵,伫立在那里,日夜守候着这大山深处人民的安宁。此时此刻,你便会不由自主地心头一亮,肃然起敬!这些突兀起来的“小丘”,当地人称为“墩”,而在古代军事上却称为烽火台。

  3月9日,春风好大,田地里还没播种,我们迎着橘色的夕阳,踩着条条垄背,来到绥中县沙河镇三台子村,探寻我市境内乃至辽宁省最大的烽火台——三台子烽火台。

  其实刚才远远地从公路上经过,即可一睹三台子烽火台的雄姿。它的规模之大在同类建筑中比较少见。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从外观上看,烽火台仍然保存完好,只是顶部铺房有些残损。在离烽火台不远处,有一块倒着的石碑。碑身和碑座已经分离并倒在地上,石碑上的字已模糊,另有一块立着的石碑上刻着:三台子烽火台——建于明代隆庆四年 (1570年),经大都督戚继光主持所修,是为防御边患建筑的。这座烽火台为砖石结构的圆台,平面呈圆形,底径18米,通高15米,台基由条石垒砌而成,高2.7米,台身用青砖一丁一顺砌筑,共叠砌70层,中间还夹有石钉。砌有垛口,北面有一小弓形券门,高1.7米,宽1米,门下还有两个龙头石磴,台顶东西各设流水嘴一个。199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仔细观察,三台子烽火台要比一般烽火台高大,指挥系统也很齐全,虽说顶部的上面已长满了杂草,但用砖砌的灰门、龙头形状的石磴、垛口及石流水等设施保持完好。没看到能够上去的地方,但我们看到一侧有十余个石级,猜测或许是用软梯才可搭上去。

  同行的绥中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王建华说,三台子烽火台是明辽东镇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瞭望敌情,传递信息的军事设施。烽火台上有燧长一人,主持日常瞭望事宜。古时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报警方式方法,主要依据敌情而定,都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或鸣炮,以敌兵多少定燃烟、举火和鸣炮次数。一台点烟、举火、鸣炮,多台相随,直传指挥地点,重要军情直报京师。三台子烽火台为明代戚继光所修

  离烽火台不远的石碑碑身上的刻字已明确写明:三台子烽火台建于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经大都督戚继光主持修建,其目的是为防御边患。

  对此,《绥中县志》烽火台一章做了记载:“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经大都督戚继光主持所修,其目的是为防边患而筑设墩台,此台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但仍巍然屹立在山冈之上,特别醒目壮观,堪称辽西地区一绝。”绥中县长城管理处副主任王云刚介绍,《全辽志》记载了具体情况:“明正统七年,王翱提督辽东军务,躬出巡边,自山海关直抵开原,高城垣,深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连壁贯。”是年王翱荐举毕恭(绥中前卫人)为流官指挥佥事,毕恭“图上方略,开设迤西边堡墙壕,增置烽堠,”三台子烽火台就是此时所建。

  据《明史•戚继光传》记载,蓟州镇防区内长城沿线,通常是“五里一墩,十里一台”。2000余里的防线,只要3个时辰就能传遍,造成了2000里内声势联结的防御体系。白天放炮举旗的口诀是:“一炮青旗贼在东,南方连炮旗色红。白旗三炮贼西至,四炮玄旗北路逢。”夜晚举旗无法看到,改为悬灯。夜晚放炮悬灯的口诀是:“一灯一炮贼从东,双灯双炮看南风,三灯三炮防西面,四灯四炮北方攻。”这种放炮报警的传递速度比过去的点烟法要快得多,一昼夜可达7000余里。可见,在历史进程中,烽火台与其严密的烽燧制度共同组成了军事报警的防御体系,并在古代许多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台子烽火台也不例外,它在明代戍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明代军事防御设施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

  三台子烽火台属路台

  烽火台又称墩台、狼烟台、接火台、举火台。修在长城附近的称边墩,修在内地交通道上的称路台。路台在绥中境内有36座。三台子烽火台属于路台,它是军事专用通讯设施,每台设兵丁3至5人驻守,遇有敌情,昼则举烟,夜则放火。路台多建于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主阜和道路折转处。烽火台与敌台、关城卫所等密切配合,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绥中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王建华介绍,将烽火作为传递军情警报的信号,从西周时期就已开始。当时西周王朝北境时常被犬戎部骚扰,为通报军情,开始设置了烽燧。烽燧乃放烟举火之意,烽为白天放烟,燧为夜间举火。高阜山巅视野开阔,举火放烟一般都选择在这些地方。建一个高大的台子作固定设施,这个台子就称为烽火台,后来人们也以烽燧相称。

  烽燧一般位于边塞前沿,往往前挡敌锋,每一处烽燧都犹如一个战斗堡垒,每一处烽燧也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隋唐时代,烽火台的四周筑以小方城或圆城,用以圈羊马,使敌人不能靠近,以保护守台卫士的安全。唐代的每座烽火台上都设有烟囱4个,火炬木橛4根,一有敌情,除燃放烟火之外,还必须向所在州县城堡报告,这种二者相结合的双轨制,为前所未有的一种创举。明代,烽燧制度有了更大的改进,除了放烽、燃烟之外,还加上放炮。在明代的烽火台上,通常置有各种火炮。

  百年烽火台见证历史

  翻看尘封的历史,我们追忆当年。绥中境内有二道明代长城,一是蓟镇长城;二是辽东镇长城。其中在狗河两岸三道河子、五台子、田家屯一带的山顶上烽火台非常密集,从远处望去,星罗棋布。现蓟镇长城有25座烽燧,辽东镇长城有116座烽燧。

  通过对境内明长城的实地调查,我们按烽火台的设置特点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之为沿边烽火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称之为腹外接火烽火台;三是向内地州府城深层联系,称为腹内接火烽火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为加道烽火台。

  烽火台建筑有石砌和包砖两类,石砌烽火台占绝大多数。与长城墙台不同的是,烽火台的建造用料并不是与所处地段城墙用料一致。虽然在包砖烽火台附近,城墙也是包砖结构,但大多数包砖城墙附近发现的烽火台却是石砌。所以像三台子烽火台这样保存较完整的烽火台很少。

  烽火台的形状绝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的较为少见。尺寸根据当地情况而各异,长5米、7米、10米等大小不一。石砌烽火台四周用较大的自然石垒砌出墙面,从底部到顶部稍作收分,有的也在底部垒砌二、三层条石找平,内部填充小石块和山皮土夯实,顶部再建守房。但由于烽火台坍塌严重,守房都已荡然无存。现存烽火台残高一般为3~5米之间,残破较严重的仅存半米。包砖烽火台与石砌烽火台不同之处就是在自然石块垒砌的墙体外侧,底部四周刨槽铲平后夯实,然后垒砌标准的大块条石,用条石找平后再垒筑青砖,白灰泥勾缝,并按比例向上收分,顶部建守房。包砖烽火台因建得牢固,保存较好。

  早在秦汉时期,烽火台即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相互配合,构成了长城防御系统的基层组织,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朝的烽火台在台子上竖立一个高架子,上面挂着一个笼子,笼子内装着干柴枯草,如果发现敌人来犯,夜间放火叫“烽”,白天燃烟叫“燧”。宋人所著《武经总要》所引的唐朝烽式制度,大体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燧的组织、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序、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的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基本上沿革了汉代制度,但较汉代更为具体完善。

  明代烽火台燃烟放火制度也是在前代基础上改进的,除了放烽、燃烟之外,还制定了鸣炮制度,与此同时在点火放烟时还加硫黄、硝石助燃。为便于防守和执行勤务,烽火台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狼粪、牛粪、柴草等,并且根据入侵敌人的人数以及军情紧急程度,有不同的传递方式。如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令边土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这样迭次增加炮声和助燃,使传递的军情更加快速和准确。

  由于传递军情的重要性,烽火台的管理十分严格,戍卒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违者处以军法。烽火台的防御功能最重要的就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就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建有烽火台。戚继光所著《练兵实纪》中载:“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为了便于守台军士记忆,当时还有把各种敌情信号编成通俗易懂的《传烽歌》,让守军背诵记忆,这样一有警报,三个时辰之内就可传遍防线。《戚继光》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戚继光在镇守蓟镇长城时,曾在汤泉(今遵化境内)举行过一次边塞守军的战斗演习。当边墙之外的山间出现偷袭骑兵时,顿时警号齐鸣,烽火大举,士兵们全副武装,登台防守,不到半天工夫,全段防线都得到了警报,各支部队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由此可见烽火台的防御作用何等重要。

  纵观烽火台的结构类型及防御功能,这类建筑在整个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已清楚可见。但是由于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原因,烽火台同城墙、关城、敌台等其他建筑一样,破坏得很严重,急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台子烽火台遐想

  烽为白天放烟,即是人们经常提起的狼烟,此时我们心里禁不住有疑问,为什么要点狼烟呢,怎不点狗烟呢?王建华笑着说:“你们还算是问到点子上了,因为狼粪的烟是直上直下的,不论风往哪个方向刮,狼烟始终有很浓的烟雾冲到天空中,如若有敌情,远远地就可以知道。”一想,是有道理,因有唐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孤烟直”即指狼烟。

  我们又想起可笑的故事:《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为宠妾褒姒,得到她的媚容,尽管幽王千方百计地逗乐,仍不笑。幽王于是举起烽燧,各位将领得到情报后,急忙赶来时竟无战事,褒姒才为此而欢笑,幽王也高兴不得了,哑然的将领都在悄悄地说,昏君也。

  观三台子烽火台,心中无限感慨。几百年前,长城周边的村寨内外的守边将士、昏天黑地战火纷飞的场面、人喊马嘶积极备战的情形似在眼前。随着时代的变迁,烽火台已改变了它报警传警的历史作用,但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立过无数战功的军事情报站——烽火台,它们默默屹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历史虽然已走远,但青山还在,浩瀚的海还在。春天已到,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默默地记在心中。我们离开时,一阵阵凉意的春风吹来,又似在古老荒寂中讲述一个个战火不断的沧桑往事,我们为拥有这样雄姿的三台子烽火台而骄傲。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