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窑炉,腾起的是淬炼之火,沉淀的是意蕴深邃的传统文化,熔炼的是执著其中的手艺人智慧、勤奋、创新的工匠精神。
青春已逝,痴心未改,二十年寂寞坚持,全国“乡村文旅能人”段禹光心中燃烧的是做平阳窑精品的执念。
“陶”醉其中
为了重现平阳窑,不惑之年的段禹光已数不清自己20多年间做过多少尝试。
走进座落于市区一所校园内的红陶坊禹光陶艺工作室,大大小小的陶制品尽收眼底,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子拿着新出炉的直口斗笠碗喜出望外,端详良久。“看这釉面,似有许多金属斑点,就像油滴在水面上,是平阳窑最具代表性的油滴釉……”
这人便是段禹光。
“上大学时,一位相处较好的老师很喜欢平阳窑,但苦于找不到地方建窑炉,我就提议可在我家闲置的老院子里(距离学校18公里远的庞杜村)建。”没承想,正是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竟悄悄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窑炉建成的那一刻,瞬间感觉就来了,我跟陶艺之间的距离因为院子里的那座窑炉突然就拉近了……那之后老师又经常带着我们参加各种展览,见得多、学得多了,我竟然喜欢上了陶艺,对于平阳窑的好奇心也越来越浓。”
平阳窑,是古临汾所属范围内陶瓷窑场的总称。据古籍《尧典》记载,古陶烧制技艺,始创于上古,首产于尧都,技艺于陶唐,成就于宋元,延续于明清。从陶寺龙盘彩陶到秦汉绿釉陶、隋唐黑白釉瓷,再到宋元油滴釉瓷,平阳窑以一腔窑火映照整个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在民窑艺术史上,留下一缕平阳烟火。但随着景德镇等地精细彩釉瓷的出现,清中后期平阳窑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待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政策调整与市场变革,在1300年间历经萧索繁荣却从未停烧的平阳窑熄灭了燃烧千余年的炉火,走完了它的最后里程。
任流水洗尽岁月铅华,却抹不去后人对平阳窑的神往。
1996年,时年24岁、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的段禹光在庞杜村成立了红陶坊个人陶艺工作室,致力于现代陶艺创作。在这里,他尽情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与创意,凭借着天赋与努力,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陶艺创作之路。
不虚“瓷”行
“陶瓷沉淀的时间极长,它经过火的淬炼,除非碾碎,否则几千年都不会腐坏。这就是我喜欢陶瓷,选择把陶瓷作为创作语言的原因。”段禹光说,择一事、终一生,做一辈子的陶艺人是他的此生信念。
于是,在历史的留存中,考察古窑址、走访老窑工、查阅资料寻找有关平阳窑瓷器的点滴记忆;将理论付诸实践,守在工作室中一遍一遍地烧制、改进、创作……成了段禹光密不可分的日常。
“好的陶艺作品,它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就是艺术的审美思想,自始至终要把这个思想体现出来,它会感染你,把你带到它的世界里。”取陶土、水洗陶土、过筛、拉坯、晾坯、收坯、打磨、补水、上釉、装窑、烧制……段禹光把制陶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积累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绝技。“红陶土,古法盘,釉料调制有秘方,火眼金睛把火候。”
廿载光阴弹指过,为应磨染是初心。
“烧窑中不可预料的事太多,有的就烧炸了、烧坏了。甚至整窑都可能烧坏。”即便如此,段禹光仍充满着期待,他认为,“每一次烧窑,都是一次新的挑战。”
经历过无数次前功尽弃,段禹光惊喜地发现在出窑作品中,“冒”出了平阳窑油滴兔毫的影子,虽不完美,但他知道,又见平阳窑,指日可待。
2017年,在红陶坊禹光陶艺工作室,一件凝聚着段禹光20余年心血作品的《平阳往事》呈现于世。从整体造型来看,它似是国画中豪放粗犷的写意派,给人以恢宏大气之感;顶部的“小碗”造型则妥妥像极了工笔派,精谨细腻。“这件作品采用古老的泥条盘筑法制作而成,灵感来源于宋代平阳窑中的典型器型——直口斗笠碗。”段禹光将之取名为《平阳往事》,寓意平阳窑的沧桑和艺术特色。
闲暇时,不惑之年的他也常感疑惑。“是往学术上靠,还是往商业靠?因为,做学术虽纯粹,但缺乏经济基础的艺术终究是空中楼阁,而总做商业,光复平阳窑的初心便被背离。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一直在调整学术和商业的互补关系。但大多数时候,他选择了学术。
“陶”声依旧
守一份匠心,多一分传承。
从艺25年,在与泥土、烈火为伴,固守于平阳窑的日子中,段禹光对技艺刻苦钻研,不敢有丝毫懈怠。其间,他将所感所悟编撰于《溯源平阳窑》一书,同时,还注重提升自我,获得了硕士学位,申请成为平阳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选全国“乡村文旅能人支持项目”名单……
一份全优的硬核成绩单背后,是一名陶艺匠人25年的执著坚守。
为了传承和创新古老的平阳窑技艺,段禹光花光了所有积蓄,扩建了工作室,建起了煤窑,引进了气窑,购进了炼泥设备,一个设备齐全的现代平阳窑厂已经建成。“这是恢复‘平阳窑’最值得投资的事业,若不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只存在于博物馆中,就必须进行动态保护,活态传承。”这样的见地促使他疾行在传播的路上。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泥火交融间,你的艰辛艺术路仿佛重现眼前;20余年的励精图治,你与陶瓷一同从火光中走来,终使失传已久的平阳窑技艺重新焕发光彩。炉火滚烫,艺术精神绵延长存。掷地有回音。”段禹光深深记得在获评“平阳工匠”时的颁奖词,而这种“工匠精神”也正是他坚守并传承制陶文化的内生动力。
“如果说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主动脉,那么它的毛细血管里则涵盖了普及与推广。”段禹光希望有更多的陶瓷爱好者来到这里,触摸陶土的厚度,感受平阳窑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记者 亢亚莉 来源:临汾新闻网
稿件由临汾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