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是临汾市的平川大县。农业条件较好,是老牌的国家级粮棉基地县,素有“金襄陵、银太平”的美誉。
襄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类起源、国家起源、黄河文化起源都在这里有重要物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根祖之地。驰名中外的“丁村人”十万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誉为华夏先祖的尧帝五千年前在这里建国立都,兴业安邦。春秋时县境属晋,战国时属魏;汉初,襄陵、汾城两县各建县治。襄陵因晋襄公陵墓而得名,汾城汉时称临汾,后相继称太平、汾城。1954年由襄陵、汾城两县合并为襄汾县。
襄汾文化灿烂,烁古耀今。这块宝地集黄河根祖文化、古晋国文化、旧石器文化、龙山文化于一身,底蕴丰厚。境内文物保护单位多达282处,有享誉世界的“丁村”遗址、被称为中国民居古建筑活体标本的丁村明清民居建筑群、把中华文明向前推移了一千多年的陶寺遗址和晋襄公成就霸业的古晋国遗址等。襄汾民间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精品荟萃。范村剪纸栩栩如生,南辛店家戏代代相传,邓庄锣鼓威风八面,令伯转身鼓趣味盎然,曾荣获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的杂技——天塔狮舞,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襄汾民风淳厚,英才辈出,人勤劳睿智,勇敢正义。“尧王选贤禅让”、“巢父洗耳”、“张良除恶”、“介子推割股奉君”、“尉迟敬德跑马开渠”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襄汾儿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襄公,一代名将赵盾,汉朝开国重臣张良,《赵氏孤儿》的主角程婴、公孙杵臼,战国名将李牧,汉代同朝为官、传为美谈的贾逵、贾充父子,元曲四大家之首郑光祖,名画家朱好古,清朝名士卢秉纯等,都是流芳千古的一代俊杰。到了现代,许多优秀的襄汾儿女遍布华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著名书法家卫俊秀,民间文学大师贾芝,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任根心、许爱英,都是襄汾人杰出的代表。
襄汾交通便捷,物阜粮丰。南同蒲铁路、汾河、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全境,霍侯、临夏线等国、省道与县、乡公路衔接交织,交通密布,四通八达;襄汾盛产小麦、玉米、红薯、谷子、大豆等作物,传统名产有襄陵莲藕、汾城米醋、邓庄麻纸、官滩红枣等;有储量颇丰的煤、铁、金、银、石膏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水利资源,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