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艺术投资

呈坎长春大社及徽州社屋民俗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7:44

  在呈坎古村有座长春大社,它坐西朝东,临近“氵众”川河,面对丰山山脉,位于村南首端。

  社屋通阔18.14米,进深31.57米,分门屋、正堂、后寝三部分。社屋门前有一偌大广场,乃呈坎村民集会、演艺和祭祀的场所。栏门上方悬挂“长春大社”的蓝底烫金直匾,系苏东坡所书。大门呈五凤楼制式。门屋正面为栅栏门,内是中门和边门。门屋五开间,正间最大,次间、稍间依次缩小,寓意“五凤朝阳”,名曰“五凤楼”。正门饰土地神像,门前立抱鼓石一对,边门成双且窄小。内廊7开间,进深2米,中间大两边小。两庑无檐柱。内廊与正堂檐柱间有额枋,枋上安有平升科斗拱。正堂前后天井均为花岗岩条石铺就。正堂七开间,进深12米。正堂高悬村民对土地企望的“春祈秋报”匾额,新置徽州名家黄澍先生书法“十雨五风祈大有,四时八节庆丰收”。

  在屋内悉心察阅,正堂南墙立有明代进士罗必达撰文,罗惟诚书丹,罗沂篆的“长春社记碑”,记载长春社系“宋中兴年间迁建于此”,“明嘉靖丙寅年(1566)秋众姓喜舍重修”。故长春社的主体为明代建筑,而后寝又为清代改建。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损害已很严重。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古建园林研究会会长单士元先生1985年、1994年两度考察长春社,曾对陪同的地方领导说:“长春社是个宝,一定要保护好”。上世纪末,由美国友人安思远捐资,文物部门修复。经过修复后的长春社1998年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呈坎古建筑群(20处明清建筑)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长春社名列首位。

  有资料表明,呈坎历史上计有4处社屋,分别为永兴社、永隆社、长春社和朱村社,只有长春社保存至今。

  长春社作为呈坎村村民祭祀神灵的共用建筑,建址原则是左祠右社,并与罗东舒祠南北呼应,又与村界的水口风物融为整体,构成呈坎水口的重要标志。

  据呈坎的老者口述,在长春大社里举行的仪式活动有二。一是“春祈会”:正月初七夜里,罗氏族人聚会于此。会启,各门长、司年、各门有功名的支丁都来参加,名曰“暖灯酒”宴会。之后,族人在社屋内挂上许多花灯,各式各样,异彩纷呈。其中最为注目的是莲花灯,它作为主灯有着特别的用意——族中的新媳妇或在大嫂或在小姑的陪同下前来社屋观灯。族中长老要赠送新媳妇房内一盏莲花灯,祈求早生贵子。若是遂愿,翌年初七晚上新媳妇要来社内“还灯”。这种莲花灯不同处,是每盏都配有红蜡烛两支,喻红红火火,成双成对。

  正月十四的“嬉菩萨”便是该社的另一活动。传说这是社稷公公即五谷神公的生日。这日凌晨一时至夜间十一时,全族逢祝寿之年的“寿星”,每人都在寿星前敬奉一双红蜡烛,重量大的五斤,轻的也在一斤以上。夜至,社屋内举办寿宴,觥筹交错为社稷公公祝寿。翌日凌晨,族人又将五谷神像请进神轿,由8名长丁抬到罗氏世祠享堂。神轿进祠堂,那是一片热闹情景。但见宗族男女老少,手持乐器,拼命往祠堂里挤,名曰“挤大馍”。原来神公一进祠堂,大门即关上四分之一,仅容一人艰难通过。挤进祠堂的,即可得到寿桃一双。这种面粉制作每只重约半斤的大馒头,因“寿”而招人争先恐后,惹得祠堂内外鼓乐喧天,声浪鼎沸。

  当天夜里,村里还要举行盛大的游神活动,但见人们举着花灯,舞着游龙,抬着五谷神像的神轿游行。神轿的轿顶摆上8双红蜡烛,分置在神像前、轿壁边和轿座上,火苗闪闪。其中,神像前蜡烛最大,火焰也跳得最凶,半斤多重的红蜡烛,火苗直窜,名曰:“龙头送神”归坛。这支灯火相会、虬龙飞舞、神公泰然的游神队伍穿街走巷,凡遇上新媳妇或头胎生子的族人门口,神轿都要停下。新媳妇将管轿人点燃的一双红蜡烛接进闺房摆毕,即刻回赠抬轿人红包一个,其中不乏金银元宝和铜钱。而头胎生子的人家,除回赠神轿红蜡烛以外,还要宴请轿夫、族人,快快乐乐摆上几大桌。宴毕,每人会收到宴请人家赠送的茶叶蛋和菜包。

  游神活动热闹异常,往往要到夜半来临,社神公像才抬回长春社安寝,整个村庄顿时恢复那天籁般的宁静。

  社屋因社而建不必考据。社本指土地之神,相传为共工氏之子,名后土。《礼记 · 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时序变迁,其内涵变异,生发多种涵义,或为祀神之日,或为祀神之所,以体现“封土为社”,亦有土地之义。

  有关徽州“社”的最先记载,有文字见诸宋代淳熙年间的《新安志风俗》:“苏(辙)公谪为令(绩溪县),与民相从为社,民甚乐之”。另清代中期歙县江村的志书《澄阳散志》这样记述:“明洪武三年,诏令天下乡民立社”。徽州村落中因社的出现而大量出现社屋,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40年代而衰。

  关于社屋的制式和供奉形制,其供奉的神灵有“人格神、自然神和社神公”。坛上坐人格神,相对较大;坛阶居自然神,相对较小,且两者均为塑像;而社公神只是牌位,或居于自然神之中,或为坛另立一旁。

  概述之,徽州社屋的建筑特点是如屋似庙,大都为平房,偶有呈两进起楼角的建筑,与普通民宅差异不大。社屋的下面为石库门,门两旁有圆形洞窗,称之为“神眼”。另其选址在村若野,不像祠堂建在村中而建于村边,大都与水口的溪、桥、亭、树构成水口景象。

  信息来源:徽州区政府网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