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一座北方城市吗?简直堪比江南!”4月6日下午,20余名海内外侨胞刚步入市区汾河文化生态景区,便被这里的旖旎风光深深吸引,连连称赞。接下来,侨胞们走进临汾博物馆,零距离、沉浸式触摸平阳文化,增强海内外侨胞对“老家”的了解,树立文化自信,以文化为媒,以经贸为帆,助推合作交流。
临汾博物馆坐落于汾河岸畔,是汾河文化生态景区中一座设计感十足的地标建筑,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其设计理念源于4300年前“最早中国”——陶寺古观象台,以“日月交辉”为建筑外观主体,占地面积约21亩,共4层,高约24米,寓意陶寺古观象台的20个时节,一年四季及陶寺在中国历史上的24个之最。
跟着讲解员的脚步,侨胞一行先后走进“最早中国”“晋霸春秋”与“千秋平阳”展厅。
临汾,山西南部一座重要城市,历史上曾因帝尧定都于此享誉华夏。全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曾给予临汾这样的定位:“大致在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进的历史舞台转移到了晋南。在中原、北方、河套地区文化及东方、东南方古文明的交汇撞击之下,晋南掀起了陶寺文化。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中国’。”因此,陶寺遗址被称为最早“中国”。
在“最早中国”展厅,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最早的圭表,中国最早的汉字等是侨胞们对“老家”深刻的记忆,尤其是市博物馆镇馆之宝“龙盘”,更是向侨胞们展示了“中华第一龙”的模样,也让“龙的传人”这句话实至名归。
了解到这段历史后,俄中文化交流协会圣彼得堡分会会长乔翔鹏深有感触地说:“这一趟跨越6000多公里的‘回家’之旅,值!”
乔翔鹏常年旅居俄罗斯,家里的族谱明确记载祖辈在明朝洪武年间从洪洞大槐树迁出的史实。20多年前,他曾和家人“回乡寻根”。
“日新月异,变化巨大”是乔翔鹏此行最大的感受,“我对临汾鼓楼记忆最深,小时候在那儿喝过糖水。”这抹甜蜜给乔翔鹏的童年留下深刻记忆。
“这次回来,临汾城市的变化让我又惊又喜,发展速度之快、发展成果之高,能感受到政府给力、职能部门发力、人民群众努力。我相信临汾这座有历史、有文化、有厚度的沃土,一定会有广阔的未来。”乔翔鹏说,“临汾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我们从这里来,不管未来去向哪里,都不要忘记常回家看看。我也会尽绵薄之力,宣传好‘老家’文化,吸引更多人回‘老家’创业发展,我们的根在这里,心也在这里。”
从“最早中国”展厅走来,侨胞们迈进“晋霸春秋”展厅,访晋国脉络。说山西,不能不说晋国,因为山西简称晋或三晋;说晋国,不能不说晋文公,因为他开创的晋国霸业,称霸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说晋文公,不能不说临汾,因为临汾是晋国的核心,这里是晋霸春秋的策源地……在“晋霸春秋”展厅,这里全面展示了晋国在临汾大地上的发展脉络。无论从造型、纹饰还是用途方面,青铜器都传递着上千年的讯息,让人领略历史的风采,感受着晋国君主励精图治的精神。
上海市松江区侨联副主席、长三角城市侨创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博超联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晋胜国说:“了解了临汾历史,才会更好理解‘晋商’文化,因为深厚绵延的历史文化会滋养一方人,孕育一方人的精气神。”
晋胜国首次回“临”便印象深刻,在临汾的这三天,他先后探访了名胜古迹、走进企业考察交流、来到临汾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他表示这是一次“沉甸甸的收获之旅”,也是一次“梦想成真的‘回家’之旅”。“临汾这座城市特别有活力,很多企业发展蓬勃,充分说明当地营商环境优良,也激发了我回‘老家’投资兴业的意愿。”
同时,基于对“老家”的情感,晋胜国希望,临汾的交通网络可以更发达,和沿海城市连接更紧密,进一步助推企业落户于此,助力“老家”高质量发展。
在“千秋平阳”展厅,讲解员将历代以来临汾境内不同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娓娓道来,更引发了侨胞们对“老家”的眷恋和思念。
“参观了整个临汾博物馆,仿佛徜徉于斑斓的历史隧道之中。”关西华侨华人山西同乡会会长、日新中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杨裕斌说,“用历史文化打底,‘老家’发展底气更足,我爱这里,也会用绵薄之力助力‘老家’腾飞,期待临汾有更加绚丽的明天。”
记者 赵俊 王凯 实习生 窦雯婧 来源:临汾新闻网
稿件由临汾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