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最高气温37摄氏度。隰县昕水河东上司徒垣的习礼村鼓乐喧天,蒲剧唱腔在旷阔的垣面回荡,偏僻的山沟热闹异常。
当天是农历六月廿七,上庙的主战场在昕水河西阳德垣上阳德村,该村请来了吕梁柳林同心晋剧团。除了鼓声外,两个山西地方剧种隔着昕水河在两个垣上激情对唱。
上庙是一个管社的一件大事,12年才有一次。当天,习礼村全体村民齐上阵,在外打工的年轻后生提前回到村里助威,村里充满了生机。
21日一大早,习礼村民便开始了传统的转村。此时,上阳德村的晋剧也已开场。上庙的习礼村在前,来年上庙的村紧随其后,上阳德村的威风锣鼓在村口敲打着“西河滩”,迎接上庙的队伍。
三支队伍汇合,阵势庞大,威风锣鼓一曲接一曲,队伍缓缓向村子中央走去,锣鼓手、抬阁人、观赏的群众顶着烈日,热情有增无减,开始了转村祭祀活动。
“这个活动到底流传了多少年,没有人说得清,这是祖辈们一代一代传到现在的。”西故乡村82岁的老人贺德祥介绍。这位老人可以说是该活动的主角,队伍中漂亮的“通昌”当地人的语音)、旋花”、 “白天鹅”等共31件艺术品均出自他的手,而他也想将此手艺传给后人。
“农历六月廿八是农闲的日子,也是最热的时节,上庙的宗旨是民间祈求风调雨顺,乡里乡亲和睦相处。此外还有分布的三川两垣的亲戚、朋友聚一聚的意思。”几位古稀老人说。
下午3时许,在上阳德吃过午饭后,三方的鼓乐队伍,你方唱罢我登场,风搅雪”“西河滩”西江乐”狼牙棒”,激情雄壮的锣鼓声吸引了众多群众。
传说“五龙圣母娘娘有三姐妹,大的头爱插花,二的爱吃肉,三的爱看戏。老大供奉在五鹿山中的庙宇内,一股神奇的泉水从庙宇下穿过;老二供奉在无愚垣上的无愚村;老三供奉在上阳德、下阳德的五龙圣母殿。”八旬西故乡村民贺德祥说,这些都是老一辈口口相传的。一般上庙的村在农历六月廿七要宰猪、唱戏、做花,祈求年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保佑全村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记者 王隰斌)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