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瑰宝——平阳木版年画

发布时间:2023-06-05 15:53:04

平阳木版年画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自宋、金到明代、清代年间,流传甚广。

平阳木版年画风格粗犷、豪放、纯朴,乡土气息浓烈;敷彩多用大红、老绿、普蓝、黑色等,色彩凝重而简练;构图讲究对称、匀衡,两幅一对,或四幅一套,即使单幅年画也追求“对仗”,人物、场景、道具、服饰及至姿态与色彩都需要相仿相对。

因着驱邪镇宅、降祥纳福的民间信仰,汉代民间已流行在门上画武士、贴门画的风俗。史载唐吴道子画“钟馗捉鬼”图贴在门上避邪祟。宋代后才有了彩版套印的纸质年画,因其使用木版雕印,故称“木版画”,又因其多用于年节,遂称“木版年画”。明清两季木版年画达到鼎盛,成为民间百姓家家户户的必需品。山西平阳木版年画是宋金至明清之际中国民间独树一帜的木版年画。

宋代山西绛州画工杨威,以擅长画“村田乐”而名噪京华,他的作品一度成为汴梁城纸画市场的抢手货。南宋时,金太宗下令将从汴梁掳获的刻印工匠迁至平阳(今临汾),从此,以临汾为中心并扩及洪洞、赵城、襄汾、曲沃、稷山等地,成为继汴梁之后的北方重要雕版中心。1909年在甘肃发现一幅宋金时期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年画,俗称“四美图”,上有“平阳姬家雕印”字款;另一幅《义勇武安王位》则刻有“平阳徐家印”字款,均反映了古代平阳木版画的高超水平。

明清时,山西商业空前繁荣,促进戏曲艺术和民俗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为平阳木版画的艺术造型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形成了平阳木版画独特的体系风格。从形制体系上讲,平阳木版画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具备了中堂、屏条、贡笺、拂尘纸、桌围、窗画、门画、灯画、灶画、春联等一整套形式。从表现内容上讲,平阳木版画除了因袭驱邪镇宅(如门神秦琼、尉迟恭等)、降祥纳福(如灶王爷爷、灶奶奶和财神等)的传统之外,最令人瞩目的是以戏曲故事、人物为艺术造型的木版画,以蒲剧为主的地方戏曲是平阳(晋南)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历代民间文化教育的重要范本,蒲剧的传统剧目有400多个,是木版年画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

平阳木版年画风格粗犷、豪放、纯朴,乡土气息浓烈;敷彩多用大红、老绿、普蓝、黑色等,色彩凝重而简练;构图讲究对称、匀衡,两幅一对,或四幅一套,即使单幅年画也追求“对仗”,人物、场景、道具、服饰及至姿态与色彩都需要相仿相对。

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包括画稿、刻版、印刷三个顺序,依次为选料、制版、画稿、雕刻、调色、套版印刷等环节,始终贯穿着中国民间美术和民间雕刻工艺的精髓。

印版讲究选用木质细密的材料,枣木太硬,雕刻费力费时,松木则太软,不便表现细腻;唯有梨木细密而有韧性,最宜于雕刻印版。根据所需画面尺寸(小者几寸,大者几尺)选用梨木板,将印面刨平,运用中国画传统的白描手法,双勾线将画样拓在版面上。雕刻印版时,讲究“刀味”与“木味”相吻合,刀法的刚柔与线条的质感相统一。平阳木版年画多以阳刻为主,也有的作品局部阴刻以烘托气氛。染色技法主要有分版套印和手绘晕染两种,颜料从矿物、植物中提取,配以一定比例的胶和矾,以保持色彩的透明度。

在山西临汾、运城等地民间保存和收藏着一批明清时期的平阳木版年画与雕版,默默地见证着那段曾经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和印刷技术的进步,木版年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平阳木版年画的历史传承濒于中断。如今,我们回首平阳木版年画的历史,审视这件曾经令我们的祖先寄托着无尽情思的民间文化瑰宝,感慨万千。

以平阳为代表的山西民间木版年画,以它广泛而深刻的表现内容、精湛优美的表现技巧、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普遍而丰厚的审美层次,已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它从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历史文化诸方面向各个领域的文化学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珍贵的形象资料。它所表现的民间审美观念与审美导向,依然是现今审美范畴的重要借鉴与发展文化传统的基本营养。平阳木版年画实质上已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平阳木版年画的灵魂还活着。它早已融进黄河儿女的精神与血液之中,在山西境内,在黄河文化圈内,它仍在顽强地吐露芬芳,显示自己的生命力。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