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名人

法 显

发布时间:2021-09-06 01:57:05

法显,原姓龚(337-422年),山西襄垣县龚家沟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僧人、旅行家、翻译家,是中国僧人到天竺(今印度)留学的先驱者。  

法显出身贫寒,有兄3人,但都因灾荒连年,瘟疫流行而夭折。父母害怕“祸以次及”,当他刚刚3岁的时候,就把他度为沙尼, 晋代佛界戒律经典有许多缺遗失误之处,致使许多僧尼不守“清规”,有的私行淫乱,有的与众争利,有的耽于酒色,“清教”不清,污秽佛经。他常慨叹律藏传译不全。为了促进佛教的传播,他立南前往“西天”(指印度等地)求经,以维护宗教真义,矫正流弊。于东晋安帝隆安三年三月偕同慧景、道整等从长安(今西安)西行取经。途中历经千辛万苦,渡流沙、越葱岭,经历了人们想象不到的艰难,进入北印度境,到了陀历国。次年过雪山时,慧景冻死在途中。东晋义熙元年,他在巴连弗邑用3年时间,搜求律论六部,并学会了印度语,抄写律本。这时,他惟一的同伴道整乐居印度,但他大志不改,便独自东渡。  

义熙五年冬,他从多摩梨帝国海口搭商船西南行,在狮子国(今期里兰卡)住了两年,抄得四部经律,达到他求法的夙愿。回国途中遇大风,在海上漂流90天,到达南海的耶提婆。义熙八年夏初,他再次搭乘商船泛海东行归国,经过两个多月,终于船抵青州长广郡崂山(今山东青岛崂山)南岸。他归国后即到建康(今南京市)道场寺内与佛驮跋院罗开始整理翻译佛经。经5个春秋共译出《摩诃僧柢律》、《泥洹经》、《大船尼戒本》等六部二十四卷经律论,这百万余字。这些都是中国旧日所没有的大小乘三藏中的基本要籍。其《涅磐》一经,首倡佛性(即如来藏)之说,而又不许擅提成佛,保存经本原来面目,更为可贵。  

译经事告一段落后,他撰写了《佛国记》(又名《法显传》)、《佛游天竺记》,将他前后15年亲历30余国的旅途艰辛与所见所闻,作了详尽的描述,成为后人研究南亚次大陆各国古代史和中外交通的重要资料。  

 他毕生为发展我国的佛教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共长治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