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太平湖畔赐田的义门李氏和广仁寺

发布时间:2023-02-21 13:31:23

  □ 张辰保

  太平湖风景区中游,有个孤岛叫猴岛。岛四面环水,上面放养着几十只黄山短尾猴,野性十足;岛的北面,是一片湖湾,叫“观音湖”,也有人称为“广仁寺大湾”。“观音”和“广仁”,在当地方言发音上很相近,皆因那江南名寺“广仁寺”而得名。

  猴岛上的神道石碑

  可能是古物有情。在猴岛北面的山顶平台上,竖立着一块巨大的古石碑,碑文就载有“广仁寺”的来历。古碑,原立于广仁寺前的神道上,1970年陈村水库蓄水前,有乡人将此碑移至湖北岸赐田村前进村民组收藏,2000年,被移至猴岛,供游人观赏。

  该碑为青石材质,碑高2.33米,宽0.99米。碑文楷书竖刻成行,左8行,右6行,皆小字,正中竖刻“宋参知政事李文瑞公讳回府君神道”为一行显目的标题大字,全文共385字。碑立于清顺治十三年,距今有362年历史了。碑文是李氏后人李均羲恭请当时石埭县事陈秉化撰写的。碑文如下:

  文林郎知石埭县事升任湖广随州知州 海州陈秉化 撰

  余莅埭有年,因知李姓者,族巨且繁。考其家乘,盖陇西伯麟公之后而,宋参知政事公回苗裔也。伯麟公义居七世,朝庭旌其门,赐田百亩,世飨龙门里厥,祖茔咸在焉。嗣有公铎者,捨宅为寺,敕额广仁。而参知公谕葬于此。盖特著云族衍数郡。如太平之美溪、赐田,青(阳)之上章、徽埂,泾(县)之竺田、顷田,贵池之源头,诸族科第赫矣,不能枚举。而分系吾埭者,犹十之一耳。

  先万历年间,有垂涎公墓者,公嗣理於官,捍御得固。兹因鼎革,复螯公墓,众鸣余庭,余属邑宰权不及,分封不克,为之白而。太平寅翁陈,泾邑寅翁习,上详宁府,主秦毕发豪情,缘经院道案立,事竣此诚。参知公不朽之声灵亦大道不偏之明鉴也。公之嗣重修墓道,有碑,余喜为之言,倂与斯碑永垂千古云。

  李均羲 建

  李玉安 立

  大清顺治十三年(1656)岁在丙申阳月 吉旦

  宋参知政事李文瑞公讳回府君神道

  嗣孙 李谿 书丹

  嗣孙 李开兰刊石

  此碑文也记录在《李氏家乘》卷尾。碑文所指这李姓者,身世确实不凡。

  义门李氏的由来

  李姓,是中国大姓之一,人口近亿,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在晚唐时期的太平县,有一支“世飨龙门里厥”的李氏家族,名噪朝野,这就是“义门李氏”。

  “义门李氏”的扬名,是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缘于一位德高望重朝廷重臣的推崇。他就是孔子的第38世孙,时任宣歙观察史的孔温业。

  孔温业,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任吏部侍郎。期间,因“不乐居朝,求外迁”,于大中五年(851年)出任宣歙观察使,是地方的军政长官。任内,他察访民情时,发现其辖区宣州太平县弦歌乡田段里(今黄山市黟县宏潭乡附近),有个李氏家族,“盖聚其族义不析居者七世”,七世同堂,他很惊诧。

  这个李氏家族,是李唐王室“陇西李氏”后裔,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十大名门望族之首。迁居太平县弦歌里的李氏族长,叫李伯陵(亦作伯麟),为唐太宗第四子李泰(初封魏王,后改封濮恭王)七世孙。因避吐蕃兵乱,率其宗人,自华山南麓,南迁东渡,迁居于此落户繁衍。这个家族“敦行孝义,誓居不分”,人称“七世同居,六门和睦”,在当地传为美谈。

  孔温业后于大中八年(854年)入朝,历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便将皖南皇族宗籓之美善风气,奏报朝廷。有“小太宗”之名的唐宣宗李忱闻奏后,十分感动。据《义门李氏合修宗谱源流序》记载:“宣宗嘉焉,赐龙门官田顷亩,免其徭役,旌为义门。”因此,唐代太平县就有了一个皇恩浩荡的地名,叫“赐田”,这个村现在太平湖北岸,唐时属龙门里,今为黄山区新华乡赐田村。李伯陵也因此成为太邑弦歌乡义门李氏的始祖了,他的后裔,便有了“义门李氏”的美誉。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太平义门李氏宗谱世系图》,记载得十分清楚。从田段里到太平赐田的“义门李氏”,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播居至石台,泾县,太平,贵池,青阳等地,传唐谱楪60世,为江南“六田李氏”肇基之地,今族众逾百万。 (上)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