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翠峰绣锦抱山村——进士张应扬故里探幽

发布时间:2023-02-21 13:32:15

  □ 汪红兴

  十几年前就听说过“祁门三个坑,抵不上休宁一小炳”这句话。这是一句在休宁西乡溪口镇与祁门凫峰镇毗邻地区流传颇广的俗语。指的是地处万山之中的溪口镇小炳村,村庄虽小,至今也不过160多人,但在历史上论财富、名望、功名等,都胜过邻近的祁门县土坑、石坑、洪坑三个村,类有“歙县两溪南,抵不上休宁一个商山”之况味。土坑、石坑、洪坑三个村本已是赫赫有名的大村庄,千丁万灶,富甲一方。比如土坑的洪姓,在历史上就久负盛名。这句俗语是否有来头?历史上的小炳村,是怎样虽小但更为富足的呢?

  出于兴趣,带着疑问,笔者十几年来,一次又一次地来到小炳村,进行实地田野调查,走访了不少村民和老人,并查找了部分史料,每一次都有点滴收获,对小炳村历史也有了初步了解。

  这句俗语并非完全自夸,小炳村是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进士张应扬的故乡,村中原建有功德坊,而且数百年来,此村文风灿然,诗书传家,人杰地灵,古迹众多,建筑精美,底蕴深厚,名闻遐迩。据《休宁县志》载,清初就建有步云书院、云道书院等,一时名士云集,良才辈出。

  清初,浙江武林名士吴龙光先生来到该村曾赋诗云:“幽轩筑构避嚣氛,标额殷殷励士林。进透几重如拾步,扫除一切如开云。遣词须要登巅极,立意还当霭瑞纷。须会个中名义处,蝉联甲第绍斯文。”

  同治七年,文林郎候选儒学训导杨士潘多次来到该村,在该村《项氏族谱》中撰文云:“甫抵村口,云封烟锁,疑无路通。蜿蜒而入,忽然开旷,两山横亘,一水中流。草木蓊郁,源泉镜清,禽鸟之声不绝于耳,梁鱼出游时来亲人。水之南烟火百余家,水之北书斋十余间,鸡犬相闻,弦歌不辍,此亦休阳之一佳境。”

  从以上两处文献来看,明清之际的小炳村,确实是一方山水形胜田园如画诗书传家的桃源胜地。

  一

  小炳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从县道017线,沿率水河溯源而上到冰潭村,过冰潭大桥至北岸,左拐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村村通水泥公路而上,行驶约七里,即可抵达。

  小炳村群峰环抱,高低错落,林竹似海,与祁门凫峰镇相邻,有小路直达。古地名为炳川、炳源,这从村中大量可寻的墓碑中,可以得到印证。

  这里山清水秀,漫山林竹,古木参天,山体不高,大多为小丘陵,一条潺潺的小溪,在村中弯弯绕绕穿针引线,几十户粉墙黛瓦人家散居两岸,恬淡而自然。有诗为证:“千古川水流不息,万山青杉松凌云。绿水青山连天际,翠峰绣锦抱山村。”

  小炳村水口,极富徽州村落典型特色,古墙古桥古庙古树,一应俱全。村口紧锁,非常逼仄,狮象把门,古木参天,松杉凌云,大多为各种枫香、榆树、苦槠等阔叶林。据现年74岁的朱兴邦老人介绍,村口进口处建有一堵4尺来宽,两边用青石砌成3米多高的石墙,石墙两侧原有两株数百年的红豆杉,可惜在文革期间被砍掉了。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水口林下,几乎是终年不见日光,阴沉昏暗。深秋之际,红豆杉树上挂满红彤彤晶莹剔透的小红豆,孩子们在树底下嬉戏,可以摘红豆吃。

  进村有三座古老的小石拱桥相连,第一座为“紫阳桥”,长约2.5米,桥铭为阴刻,上刻建造时间是万历己亥年(1599),距今420年。“紫阳”为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别号,徽州人家向来恪守朱子之礼,读朱子之书。这桥名,表达了小炳村村民对朱子的敬仰,这桥就是小炳村中朱氏捐资所建。

  据朱兴邦介绍,这桥上原建有一座古庙,庙内供奉着三尊神像,中间是红面的汪公大帝。

  第二座桥没有桥名,因为两边高中间窄,村人称为“砚台槽”,第三座桥现已被水泥桥覆盖。边上原有座古庙,里面供奉的是神医华佗、年少英俊的九相公、大圣菩萨,只是庙在文革中被毁。十几年前,笔者去小炳村时,在原村小学前的小操场草丛中,还见过倒在地上的大圣菩萨塑像,只是后来不知所踪了。

  小炳村是“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之地。在村口不远处的山脚下,原有一座私塾,解放后停办了,房子改成了民居,那一角的花园还在,面积虽不大,假山怪石,盆景园林俱备,边上溪水潺潺,上架小桥。

  小炳村分为上村和下村,两者相距约400米,有青石板路相通。村子有张、朱、项三大姓,其中张姓历史上最为显赫,张姓为望族,来自婺源甲道(今甲路),但如今村中张姓已经不多。朱姓颇为发达,历史上朱姓也出过进士和举人,多经商,民国时期朱姓比较富有,而且像朱大(乳名慈得)、朱剑泉(号朱坤)等人,都是享誉县内外的乡绅,势力颇大,如今村中朱姓人家最多,在外当公务员的有好多。据现已去世的汪恒运老人十多年前告诉笔者,有一位叫朱达斋的年轻人,民国时期在国民党休宁县党部工作,却暗中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为共产党传递情报。后来,抗战全面爆发,他加入了新四军部队,在皖南事变中,不幸壮烈牺牲。另外朱兴邦的二哥朱世浩先生早年考取大学后,任苏州大学附二院肿瘤科教授(已去世)。项姓大多外迁,现只有一户人家住在村中。

  小炳下村的房子密集,以前多为明清老宅,粉墙黛瓦马头墙,中有天井,四水归堂,房屋相连。解放后,因各种原因陆续拆除,改造成了新房子,古意不复。现在只有一幢老厅屋犹存,而且改为村茶厂多年,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上)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