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策法规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

发布时间:2010-05-05 14:11:47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将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早日实现“江西崛起、新余率先”的宏伟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特拟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背景

    “十五”期间,我市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为动力,粮棉油猪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苎麻、果蔬、花卉苗木、草食畜禽等特色产业迅速兴起,农业经济有序地向广度和深度拓宽,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方向迈进。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9.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5元;主要农产品粮食49.9万吨、油料1.4万吨、棉花8842吨、苎麻2551吨、水果2.5万吨、生猪出栏61.6万头、肉类总产6.2万吨、水产品2.9万吨。预计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67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53.2%和44.9%,全面完成了“十五”时期农业的各项发展目标。新余辖区面积小,但“十五”期间发挥了农业政策落实到位快、财政支农资金足等优势,坚持“小中有特”、“小中见大”,自我加压,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第一。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2936元的489元;二是棉麻生产在全省颇具影响。渝水区已成为江西省棉花生产的主产县之一。分宜县苎麻夏布产业不断壮大,日益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夏布之乡”;三是地产果业新余蜜桔是继南丰蜜桔、赣南脐橙之后全省主推的柑桔品种;四是以丹桂、茶花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异军突起。正在建设中的万亩丹桂基地正朝全国最大的丹桂生产基地迈进;五是肉奶牛胚胎移植工程的实施,开创了全省牛改工作的先河;六是网箱养鱼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七是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为全省树立了样板;八是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九是农业和农村网络信息化走在全省前列。

    在总结“十五”期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认真分析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各种挑战。“十五”期末,随着国家农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以及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等逐步深入农村,为我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对提高我市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市农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仍处于爬坡和攻坚的历史阶段,“十一五”时期将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增收任务十分艰巨。“十五”期内农产品价格回升、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但进入“十一五”时期税费改革效应高峰期已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多变,以及动植物疫病威胁仍然很大,妨碍农民增收的消极因素不可低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远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产品国内外竞争与挑战更加严峻。入世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开放并会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受制于经费、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十分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强,与发展市场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农民素质还不高。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从业能力不强,就业观念陈旧,与我市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十一五”期间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决策和市委、市政府“以城市化改造农村、优化农业、转移农民”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精心做好“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五篇文章,按照“特色农业、绿色产品、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工作要求,做大基地、做优产品、做强龙头、做响品牌,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我市在2013年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优势区域布局原则。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规划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竞争优势等进行特色化布局,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不断形成优势产区,以提高我市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农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2、产业化经营原则。力求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作为依托,主导产品有明显的供给区域和消费层次定位,产业发展有加工、经营和技术网络的支撑,使整个规划纳入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3、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采取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市场运作等手段,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开发东部沿海产品销售市场和建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培育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搞活土地、果园、水面等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所有制界限,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4、标准化建设原则。按照农业部、江西省主要优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逐步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接轨,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

    5、依靠科技进步原则。针对区域特色,全面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奋斗目标

    1、建设八大优质农产品基地。通过整合资源,加快建设以绿色大米为主的优质稻生产基地、以优质棉麻为主的纺织原料生产基地、以新余蜜桔为主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以丹桂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以“双低”油菜为主的优质油脂生产基地、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禽生产基地、以仙女湖为主的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等我市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八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实现基地农产品总量占全市农产品总量的75%以上。

    2、做强五大优势产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培育壮大百乐公司、卫岗公司、福润公司、恩达公司和姗娜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速我市优质稻、生猪、奶业、苎麻和蜜桔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链条延伸,实现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3、完成两个增加。一是农业总产值增加,按可比价年增幅8.2%计算,到2010年实现全市总产值58亿元,比“十五”期末(预计)34.1亿元增加23.9亿元;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按年增幅10.1%计算,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91元,比“十五”期末(预计)3767元增加2324元。

    4、实现三个优化。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努力实现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例达70%以上,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达70%以上。二是品种品质更优化,努力实现种植业品种优质率达90%以上,养殖品种优质率达80%以上。三是产品质量更安全,大力推行农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到2010年主要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率达80%以上。

    三、“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与布局

    (一)巩固提高粮油传统产业

    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山下建优质粮仓”,实现粮油稳定增产。(1)粮食: 2005年预计140万亩,总 50.4万吨。计划2006年140万亩,总产51.1万吨;到2010年面积140万亩,总产53.9万吨。(2)油料: 2005年预计21万亩,总产1.16万吨。计划2006年面积23万亩,总产1.29万吨;到2010年面积达30万亩,总产1.95万吨。

    重点推广以稻鸭共栖模式为主的绿色大米生产,2005年预计10万亩,计划2006年10万亩,2010年达20万亩,主要规划在生态环境优良的钤山、九龙、河下、东坑、良山等我市南部丘陵山区乡镇。推广以“双低”品种为主的优质油菜,主要规划在中部袁河两岸和北部丘陵地区。

   (二)适度发展棉麻纺织原料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增加效益,适度发展棉花、苎麻生产。(1)棉花:2005年预计10万亩,总产1万吨。计划2006年棉花面积10.5万亩,到2010年达13万亩;2006年总产1.05万吨,到2010年总产达1.4万吨。(2)苎麻: 2005年预计3.5万亩,总产0.35万吨。计划2006年苎麻面积4.0万亩,总产0.4万吨;到2010年达6万亩,总产0.6万亩。

   在布局上,棉花为避免出现低产棉区、“上山站岗棉”、“下滩洗澡棉”及“树下躲荫棉”等现象,要按因地制宜、旱涝保收的原则优化布局,全市以渝水区下村、水北、鹄山、人和、罗坊、姚圩、观巢、界水、珠珊等乡(镇)及仙女湖区河下镇、高新区水西镇为主要产区。苎麻为避免低产麻区的出现,要按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原则搞好生产布局,全市以分宜县的双林、洞村、高岚、操场、杨桥、洋江等乡(镇)为主要产区。

    (三)大力发展以新余蜜桔为主的优质水果业

    通过新栽和高接换种两条途径,重点发展新余蜜桔,积极发展早熟梨、杨梅、葡萄、冬枣等多种水果,大力推进“山上办绿色银行”。2005年预计全市水果面积15.6万亩,其中新余蜜桔3万亩。计划2006年水果总面积16.8万亩,总产量2.8万吨。2010年水果总面积22万亩,总产量6万吨,其中新余蜜桔10万亩,占45.5%;早熟梨4.0万亩,占18.2%,板栗3.5万亩,占15.91%;杨梅1.0万亩,占4.5%;冬枣1万亩,占4.5%.

    在布局上,强化“渝桔钤栗”、“渝梨钤梅”的果业格局。新余蜜桔重点规划在蒙山果业带(水北、下村、洞村等乡镇)、一字岭果业带(水西、马洪、罗坊等乡镇)、七里山果业带(东边、南安、姚圩等乡镇);早熟梨主要规划在水西、罗坊、东边、南安、人和等乡镇;板栗主要规划在凤阳、杨桥、高岚、操场、九龙等乡镇;杨梅主要规划在钤山、分宜镇等乡镇;冬枣主要规划在河下、水西、罗坊、姚圩、新溪等袁河一带。

    (四)做优做强蔬菜产业。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无公害蔬菜,进一步增强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1)新增商品蔬菜10000亩,每年建设2000亩,分5年实施。全部按无公害高标准建设。(2)200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6万亩,为社会提供商品蔬菜31万吨,按当年价格计算,实现总产值4.5亿元。(3)2010年,全市蔬菜生产播种面积30万亩,为社会提供商品蔬菜35万吨,产值5亿元。

    在布局上,(1)新增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布局在水西、河下、珠珊、观巢、分宜镇、罗坊等乡(镇)。(2)新旺菜场、渝水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无公害蔬菜示范点。(3)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基地:莲藕主要分布在罗坊、姚圩两镇;观巢的早黄瓜、早茄子;大蒜主要分布在鹄山、观巢等乡(镇);笋竹主要分布在分宜镇、钤山镇;食用菌主要分布在欧里、钤山、水北乡(镇);早玉米主要分布在河下、水西等乡(镇);晚辣椒主要分布在界水、水西等乡(镇)。

    (五)强化畜牧业发展后劲

    按照立足市场,调整结构的要求,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大力开拓畜产品深加工,狠抓生态畜牧小区建设,狠抓畜产品质量安全,激发畜牧业发展后劲,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1)肉类总产量年均递增7.98%。 2005预计年达7.1万吨,计划2006年达7.6万吨,2010年达10.5万吨;(2)蛋类总产量年均递增6.96%。2005年达1.0万吨,2006年1.1万吨,2010年达1.4万吨;(3)奶类总产量年均递增12.9%。预计2005年达0.22万吨,计划2006年达0.23万吨,2010年达0.40万吨。

    生猪预计2005年出栏69.9万头,计划2006年出栏74万头,年均递增7.42%,到2010年达100万头;肉牛预计2005年出栏8.5万头,计划2006年出栏10万头,年均递增14.87%,到2010年达17万头,羊预计2005年出栏2.5万头,计划2006年出栏3万头,年均递增14.9%,到2010年达5万头;家禽预计2005年出笼555万羽,计划2006年出笼585万羽,年均递增4.75%,到2010年达700万羽。

    三元杂交猪比例预计2005年占生猪总数57.5%,计划2006年占生猪总数的60%,年均递增4.0%,到2010年达70%;牛改冷配预计2005年1.5万头,计划2006年1.8万头,年均递增14.35%,到2010年达3万头。生态畜牧小区预计2005年23个,计划2006年80个,到2010年达200个。

    在布局上,逐步形式以“福润”为龙头,以市县区种猪场为骨干,以罗坊、水西、观巢、分宜镇、钤山等乡镇为基地的纯三元瘦肉型猪的产业带,以上基地乡镇要达到年出栏纯三元猪50万头以上,占全市三元猪年出栏80%以上。逐步形成以“卫岗为龙头,以钤阳管理处、界水、河下、姚圩等乡镇为基地的奶牛产业带,以上基地乡镇存栏奶牛要达到500头以上。逐步开成以水西、罗坊、观巢、南安等乡镇为基地的肉牛产业带,以上基地乡镇年出栏肉牛达到1万头以上;逐步形成以高岚、操场、钤山等乡镇为基地的肉牛业带,以上基地乡镇年出栏肉牛要达到2万头以上;巩固提高以高岚、杨桥、洋江等乡镇为主的蛋鸭基地。

   (六)深挖水产业发展潜力

    充分利用我市的水面资源,坚持大水面和小水面开发一起抓,坚持科学养殖,使水产业成为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5年预计水产品总量2.96万吨,计划2006年水产品总量3.0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品总量0.7万吨,年均递增5.4%,到2010年水产品总量3.85万吨,其中特种水产达1.1万吨。

    在布局上,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市场定位和形成产业化的要求,调整养殖布局结构,一个县抓1至2个品种,尽快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力争每个县(区)都能够搞一个一地一品,规模养殖的名优新水产商品示范基地,以推动养殖结构的不断优化。到2010年计划抓好鳜鱼、彭泽鲫以及本地特色品种等特种水产、尤其是以仙女湖为主导的网箱养殖鳜鱼的产业化发展。

  (七)逐步做大花卉苗木产业

    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突出发展优势、有特色、高效益的丹桂、木瓜、茶花等产业。以建设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万亩丹桂园,全国最大的木瓜、茶花基地为契机,引导我市花卉苗木业走出新余,走向全国。2005年预计花卉苗木栽培面积2.8万亩,计划2006年面积3.2万亩,每年以16.5%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达6万亩。

    在布局上, 丹桂生产基地:以景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万亩丹桂基地为中心;香樟生产基地:以分宜镇、湖泽镇、良山镇为主;木瓜、山茶花生产基地:以福建雨林公司和亚热带林业中心为主;枸骨、木瓜生产基地:以仁和乡为主;盆景生产基地:以近郊花卉生产基地和新钢、铁路、华源等厂矿苗圃为主。

    (八)稳步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为建立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引导农民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搞好沼气综合利用。

    按照平均每年新建3000户的速度,到2010年,新建户用沼气池1.5万户,全市沼气池总量达到2万户,确保10%以上的农户用上沼气。同时,在城市郊区和污染严重的畜禽场建设各类大中型沼气工程,按每年新建6处速度,到2010年全市新建畜禽场沼气工程30处。容积0.3万立方米。搞好沼气综合利用,重点抓好沼液浸种、沼渣营养钵育苗、沼肥种果、种菜及叶面施肥、沼液喂猪、养鱼等综合利用,建立沼气生态农业示范乡2个,示范村10个,示范户1000户。

    (九)加快在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步伐。

    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方针,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主体产业机械化,加快特色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2005年预计农机总动力达50.73千瓦,计划2006年农机总动力达62.1万千瓦,到2010年农机总动力达到90.9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0%以上,其中,机耕水平达到82%、机抛(插)水平达到55%、机收水平达到65%。

    四、“十一五”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质量建设,大力提高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把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放在首位。一是依法管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深入贯彻《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把耕地的保护落到实处,确保基本农田保有率巩固在86%以上的水平。二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耕地质量建设为中心,以农田基础建设、地力培肥为重点,通过完善田间灌排设施、农田整治等工程措施与地力培肥措施,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力争2010年达到40万亩。加大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建立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农田,力争全市每年改造2.5万亩。三是抓好工程项目,努力培肥地力。扩大“沃土工程”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积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抓好耕地地力监测,开展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并通过采用农艺、生物和农业化学等综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引导农民珍惜和保护耕地,多施农家肥和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地力和肥料利用率。

    (二)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提高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是一项促进农业全面发展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提升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一是提高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不断形成农业的块状经济。粮食产业重点发展优质稻,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经济作物以发展优质特色为抓手,以提升产业发展内涵为主线,内外销并举,力求做到特色推进、带状发展。畜牧业,以建设200个生态小区为重点,把后劲夯实。水产业扩大养殖面积,把潜力挖足。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突出抓好以沼气为主的各种模式生态农业,整合项目资源,扩大农村沼气规模,以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断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加强农民主体的培训,提高农民技术和技能,不断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继续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广泛开展对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每年力争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4万人。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应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新时期农业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关键措施。一是加紧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以整合资源与创新农技推广和服务机制为突破口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每年重点抓好250个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小区和家庭农场,辐射带动5000户农户。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坚持多元化、产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着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服务。三是大力组织良种繁育、无公害生产、防灾减灾、动植物病害防治等方面技术攻关。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着力研究破解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瓶颈环节,推广一批有突破性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升科技含量。

    (四)提高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水平,大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机推动能力。

    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化生产工具,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以“兴机富民”行动为主题,认真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大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调动农民加快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力争每年农机总动力增长20%。二是完善农机服务机制,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扩大跨区机收面积。扎实推进农机科技兴粮,组织粮食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以节本增效为中心,以跨区作业和提高作业水平为重点,切实抓好重要季节、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的机械化生产。到2010年力争实现农机作业收入4.3亿元。三是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化农机装备项目实施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在农田基本建设、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及抗灾救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增效和农民进入市场的体制创新能力。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牢固树立“支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支持农业,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现有81家农业产业化企业中筛选25—30家评定为市级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健全龙头企业运行监测机制,对省、市级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配置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中介组织、农户家庭经营三大要素,实现“三赢”的局面。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培育一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重点扶持一批主导产业有特色、农民有积极性、带动能力强、当地政府支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依托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的上游和下游产业,特别是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四是进一步搞活流通。继续做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管理工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加快流向农业开发和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完善农业数据库,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五是加强农业标准化。按照“借鉴、结合、创新、发展”的原则,采用国际和国内外先进标准,制修订一批农业质量标准。加大标准的宣传、示范、推广力度,扩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范围,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按照质量标准化组织生产,特别是优势农产品要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从生产、加工、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力争每年认定4—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3—4个无公害农产品。

    五、“十一五”期间农业重大项目

    增加资金投入是实现“十一五”各项指标和落实各项措施的关键,要通过建立财政“扶”、银行“贷”、招商“引”、民间“投”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狠抓一批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构建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1、优良种猪繁育中心建设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807万元。项目建设以市农科所整体搬迁为基础,引进国外原种猪100头,新增基础母猪500头,建设栏舍22栋及饲料加工、防疫、环保、管理等设施设备。达到年存栏基础母猪700头,生产优质种猪1600头、商品猪15000头。

    效益评价:本项目从解决我市生猪良种繁育入手,以提高种猪质量、猪肉品质和安全性为目的,是实施新余市生猪良种化工程最基础、最核心的重要环节。项目实施后,正常年份每年可获利润总额385万元,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75万亩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1150万元。建设优质稻良种引进示范基地50亩,优质稻良种提纯繁殖基地4000亩,优质稻大田生产基地75万亩。建立优质稻加工基地和16个乡镇的农技服务体系。

    效益评价:项目建成后,项目区优质稻比例由原来80%左右提高到93.3%以上,水稻单产提高到405公斤,水稻总产提高到30吨;项目区增加收入8702万元,农民人平增收220元。

    3新余蜜桔开发及产业化

    规划目标:总投资3600万元。建设10万亩新余蜜桔基地建设、400亩无病毒苗基地建设和低温气调保加工设备添置及厂房扩建。

    效益评价:到2009年实现总面积10万亩,总产4万吨。按12年效益分析累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2247万元,实现净利润4677万元,缴税总额3273万元。每年为项目区农民增加收入人平1500元以上。

    4种草养畜基地建设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765万元。种植牧草2万亩,重点建设40个畜牧小区,年出栏优质肉牛4000头,年产鲜奶4200吨,年出栏优质肉羊5000头。

    效益评价:项目建成后,畜牧养殖小区可为龙头企业提供无公害肉牛屠宰4000头,加工牛肉300吨,牛皮4000张;年提供鲜奶4200吨,产奶犊牛500头;年提供“绿色”肉羊5000头,加工羊肉875吨,山羊皮5000张,合计年可获盈利1200万元。

    5、优质肉牛产业化工程

    规划目标:总投资4800万元。扩建10个1000头规模的育肥场;改良并收购农户散养肉牛4万头;新建年屠宰肉牛3万头的屠宰分割厂;新建年产3800吨牛肉制品厂;新建年产3万张牛皮的牛皮加工厂。

    效益评价:项目投产后,年产值1.3亿元,年利润3800万元,税金860万元。可充分利用我市天然草山草坡、农作物秸秆等大量资源,实现畜牧业结构调整,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新余市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以至于辐射范围及带动江西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6大水面养殖业开发建设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1630万元。开发万亩水面从事水产养殖、珍珠养殖、网箱养鱼及特种水产养殖;建设准化生产加工厂房;购置生产加工生产线及水产品检测仪器等国内先进设备;

    效益评价: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税后利润1705.6万元。

    7、植物染料印染布技术扩大苎麻制品出口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1443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65万元。在夏布产区新增夏布织机1000台,在恩达公司扩建夏布印染和床上用品生产线,形成年产60万匹印染夏布和10万套夏布床上用品的生产能力。

    效益评价:项目投产后,年新增染色夏布30万匹,夏布床上用品10万套;年新增销售收入8540万元,税后利润737万元,上交税金835万元;为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300多元,夏布加工农户人均年增收1300多元。

    8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316万元。项目建设包括大楼实验室改造、仪器设备购置、设备安装和技术培训。

    效益评价:中心建成后,按照国家标准和省级标准,将在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供基础保障和技术依托,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推广速测技术、创建无公害农产品专销市场发挥巨大作用。通过及时为社会提供检测服务和技术咨询,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而且能有效地防止不安全农产品进入市场,把好农产品安全质量关。

    9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300万元。建设种子检测综合楼,购置检测仪器设备。

    效益评价: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开展委托检测和仲裁检测样品5000份,年创收15万元。对农作物种子样品检测能力可达7500份,对全市种子进行全面质量监督检查,产品覆盖率80%以上;种子质量和农作物种植产量提高10%;经济效益提高15%。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10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规划目标:总投资1710万元,占地面积100亩,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征地、两层楼店面房、产品储存库、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设备、电子结算系统、信息发布及管理系统、场地硬化及排水沟、水电气系统、消防绿化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办公楼。

    效益评价:年总收入可达7893.4万元。通过商业化运作,形成新余农副产品批发中心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填补赣西区域尚未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中心的市场空白,具备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11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120万元。新建专用机房和多媒体会议室,与县区农业局及乡镇信息实行双向传输,完善新余农业信息网站平台和市局局域网,建设3个县级农业信息平台和32个乡镇农业信息工作站。

    效益评价:本项目建设是一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部门的服务效率和水平,减少农产品交易成本。

    12、畜牧业防疫与监督设施建设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280万元。续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添置监督执法和疫病诊断仪器设备,改善市县兽医卫生监督执法手段,提高检疫检测能力;新建动物疫病诊断系统:对现有兽医诊断室进行改造完善、充实仪器设备,逐步建成市县乡三级兽医诊断的有机系统;新建动物疫情测报系统:建立连接国家、省级动物疫情测报中心的1个市级、2个县级动物疫病诊断控制中心和32个动物疫情测报站组成的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完善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完善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兽药残留、兽药饲料安全评价。

    效益评价:项目的实施,可大大改善全市畜牧系统基础设施和工作生活条件,增强畜牧业生产后劲,提高动物疫病控制和兽药、饲料监测检验能力,增强畜牧兽医执法手段,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3、新余蜜桔新品种开发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491万元。建立2个1650亩的丰产、标准化示范园(渝水区)和160亩的苗木繁育基地,300亩的母本园;在全省浙赣沿线开展区域示范,示范面积960亩;开展低温气调库贮藏保鲜试验和少核无核、早熟选育试验。

    效益评价:到2008年实现全市总面积10万亩,总产4万吨。按效益分析期限12年分析,累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2247万元,实现净利润4677万元,缴税总额3273万元。每年为项目区农民增加收入人平1500元以上。

    14、生态养猪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规划目标:总投资770万元。新建100个生态养猪小区,发展500户养猪专业户,年出栏纯三元生猪50万头以上。新建大约克良种猪扩繁场1个,基础母猪存栏600头,年供长大一代母猪6000头;新建生猪人工授精站一个,种公猪存栏50头,年配种3万头次以上;配套建设粪污处理的沼气工程500个。

    效益评价:项目建成后,年出栏生猪50万头,年产值3.5亿元,年获利5000万元。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二)

新余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

主办单位:新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