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风民俗

沔阳歌腔

发布时间:2016-12-05 16:42:44

    沔阳歌腔,“渔鼓道情”的一种,流传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沔阳(今仙桃市)一带,约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初为独立的曲艺形式,后与“皮影戏”合流。沔阳歌腔说唱相间,既可单独演唱,亦可为沔阳皮影戏伴奏配腔。沔阳歌腔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 ,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

  早在公元前208年“楚汉相争”时,就有了“歌腔”。艺人说,当“刘邦”被围困在“荥阳”时,为了激起“楚”人对“项羽”的愤怒情绪,曾利用“皮影歌腔”在城楼上叙述项羽的“罪行”。一说,“歌腔”流传于唐代。唐王李世民在朝时,常召集大臣们演戏,“后宫娘娘”也想娱乐一番,但又不便扮演男子和大臣。于是,便用纸剪了一些人影,在帐内玩影戏、唱歌腔。

  唐王观罢大加赞赏。并说,可以用此“ 打鼓谢神 ”。从此,“歌腔”加上了打击乐器伴奏,逐渐流向了民间。此外还有人说,“歌腔”起源于民间“迎神赛会”。在江汉平原,“歌腔皮影”开演的第一天,艺人必在演唱前加演一个“谢神”的节目。如春谢“土地神”,秋谢“五谷神”等等。“谢神”时,要“三跪九叩”,气氛非常庄重。

  沔阳歌腔的特点是吐字清楚,每一句词唱完后才拖音,它的起腔和尾音全靠演唱艺人用假声发音。歌腔的起音是根据江汉平原乡村人们赶鸡调而来的。乡村人们拿起赶鸡篙大声叫“啊”!皮影艺人用“啊”这种声调为歌腔开头的起音,又名“定调”。歌腔是自由放腔,每段唱词发音的高低全凭“啊”字定调。唱词尾音以雄鸡的叫声为甩腔,每只雄鸡的叫声不同,艺人利用多只雄鸡的声音在演唱时变化多端,吐字真声,拖腔假声的演唱艺术来表达给观众。

  沔阳歌腔的尾声帮腔是皮影艺人采用通顺河两岸民间流传的《薅草歌》所改编。薅草歌的主音以“哟咳嘿咿哟咿”贯通整个曲调,艺人们在薅草歌的基础上修改成两段曲,配上击乐分两次帮腔,也有艺人把两段曲连结起来一口气帮。

  沔阳歌腔中四大主腔以七字、十字为准,多字或者少字要影响唱腔的板式。男歌腔除了《纪信替死》一段词用字不限,其它唱词格律非常讲究。

  沔阳歌腔板式是按照薅草歌移植而成的。薅草歌唱词结构为十字句,分开头、正文和煞尾三个组成部分。开头一般为两句,扼述故事的发端;正文为主要篇幅,提示主题;煞尾一般为两句,概括全篇,与开头相呼应,开头和煞尾帮腔。歌腔唱词结构是十字、七字句,和薅草歌一样分为三个部分组成。开头为四字,正文词句不限,开头和煞尾一般是四个字甩腔后帮腔。皮影戏歌腔、渔鼓腔的帮腔,源于民间民歌中“领——合”的艺术形式,帮腔带着浓厚的乡土风味,以造成强烈的艺术魅力,使其地方特色显得更加浓烈。

  沔阳歌腔的唱词多为七字句式与十字句式。唱腔高吭、粗犷,地方色彩浓郁。

  因演唱风格的不同,在“歌腔”中又有“南腔”、“北调”与“懒翻身”之分。汉水以北,较注重旋律的起伏跌宕,称之谓“北调”;汉水以南,较注意节奏的张弛变换,人们称之谓“南腔”。

  此外,还有一些人,由于噪音条件的限制,创造了一种起伏较小的“平腔”唱法。民间戏称之谓“懒翻身”。为了表达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内容,在各类唱腔中,又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板式”与“支腔”。如:[起板]、[起板帮腔]、[汪后台]、[梗子]、[落头]等等。“歌腔”的演唱形式通常有两种:

  一为“独角”,一为“多角”。当“独角”演唱时,一人手拍渔鼓筒,自拍自唱;“多角”演唱各类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时。一人演唱之时,“歌腔”与其它“渔鼓道情”相类:多人演唱时,一人唱“上签子”(以唱“正面人物”为主),一人唱“下签子”(以唱“反面人物”为主),两人伴唱并帮腔(俗称“汪后台”)。

  说唱时有打击乐有鼓、云板、锣、钹、小锣、马锣等伴奏。说表时有时也用“惊堂木”(即“醒木”)。由于“歌腔”地方色彩浓郁,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沔阳歌腔”的传统曲目大体可分作两类。一类是演唱历史故事的“朝戏”(又叫“朝本子”):如《乌江逼霸》、《过五关》、《罗通扫北》等;一类是反映生活、爱情及民间传说的“花戏”(也称“花本子”):如《双巧合》、《八美图》、《白蛇传》等。新曲目有《金花治》、《铁算盘》、《柜台新兵》等等。

 

仙桃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xtt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