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金德瑛:德政爱民的休宁状元

发布时间:2022-01-19 13:32:39

□ 李军

金德瑛(1701-1762),休宁万安瓯山人,寄籍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作为乾隆朝首位状元,金德瑛为官近三十载,公正廉明,心系民谟。“判得君心如此镜,玉堂高挂古清寒”,郑板桥写给他的这句诗,正是其“正直清高,德政爱民”一生为官之路的真实写照。

廷试应对显民意

乾隆元年(1736)四月初二,天下贡士在太和殿露天前广场参加乾隆朝首科殿试,金德瑛正在这344名举子当中。

“夫民为邦本,固当爱之。爱之,则必思所以养之。养之,必先求所以足之。”这是此科殿试策问之题。

隔二日,乾隆在养心殿亲阅殿试进呈卷——第一份答卷中有耕耤之典句,顿感此句不切,便置一旁;此后几份都不得上心,乾隆甚恼。直至见第六份答卷所对:“是上蠲租省赋,所以纾民力而体恤之者,至矣。……课之以职,而督之以勤。……驱游惰归南亩,崇节俭教本计……”通篇气厚文佳,无一言不表露出对民间疾苦的深刻体悟,施政之方正切利害。乾隆大悦,即擢此卷之主为本科第一。

此份答卷便是金德瑛所作,他认为行如是,才能使国富民强,天下大治。次日,礼部便赐状元金德瑛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是年五月,皇帝即命金德瑛为南书房行走。

三任学政建树多

金德瑛曾先后任江西、山东和顺天学政,在为国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不少功绩,对当时世风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

乾隆八年(1743)三月,赣州乡试,忽遭风灾,吹倒考棚二十余间,一万七千余名文武童生于孤寒贫乏中候此狼藉。时任江西学政的金德瑛获悉此事后,立即将宽敞的知府官廨划出西一所并让出大堂二堂,作为考试之地,方使此次考试正常进行,免去诸多考生往返无功之苦。

乾隆九年(1744),金德瑛在江西学政任上三年期满,皇上特谕“德瑛甚有操守,取士公正,诚实不欺,无有偏党”,命其继续留任。他在任江西学政六年间,大力整饬学政,提倡学经读史,扶持风教、革剔规弊、振兴士林,使得江西文风大盛。以致他离开江西三十余年后,江西士人每每谈到他,还啧啧称赞金学政当年遗风。

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金德瑛转任山东学政。时山东士习不佳,金德瑛到任后,亲自出巡各地察看情形,施以对策。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心整顿,山东学风有了很大的改变。

乾隆十九年(1754),山东一带发生饥荒,其中以邹县、滕县的灾情尤为严重。尽管乾隆皇帝已发昭令赈济灾年,但对邹、滕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当地官员明哲保身,不敢再向上申报救济。金德瑛出于对百姓的关心,毅然上疏奏告邹滕两地之灾情。乾隆皇帝通情达理,褒扬金德瑛关心百姓疾苦,特命再给二县追加赈济,当地灾民方得以度过灾荒。

《奏为考试天津府事竣并沿途田亩望泽甚殷事》《奏为次第开考通州并所过望雨情形事》《奏为直隶永平府及遵化府地方雨水粮价情形事》……从多份“宫中档”中可以看出,他在担任学政期间,在上奏考试情况的同时,亦不忘奏报当地民情,拳拳爱民之心全饱含在一封封如此奏折中。

四主乡试严选才

除去学政任上的诸多繁琐事务外,金德瑛因其才气逼人、深得上心,还分别在乾隆十三年、二十二年担任了科举会试的读卷官和副考官,历任福建、江南、江西乡试考官,在选拔乾隆一朝的治国理政人才方面尤其功不可没。

此间还有两件插曲值得一提。

一是乾隆六年(1741)六月金德瑛担任江南乡试副考官一职,因其原籍为安徽休宁,时属江南省,他向乾隆提出避嫌一事,请辞考官一职。乾隆皇帝信任他,言及他离家时间已长,无须回避,只需秉持本心按章取士即可。

二是发生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金德瑛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乡试结束后金德瑛回京复命。途经徐州时,他发现因黄河决口,微山湖等诸湖湖水暴涨,京杭运河泛滥两岸,江南、山东境内多县遭水灾。他即访灾情,上奏皇帝。乾隆皇帝再次褒扬他关心民生,并指派刘统勋等负责疏筑治理运河、黄河。

左都御史有思想

乾隆二十六年(1761)五月,金德瑛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他上疏提出秋审不再唱名,案犯三审定案之意见,很快被采纳,既提高了定案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错案的发生。

金德瑛深觉本朝祭祀古代先王过于劳师动众,同年十一月再次上奏多地祭祀时委派一名大臣前往即可,京官亦可裁减数员,如此可省去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乾隆深以为然。

金德瑛生前曾作“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动莫如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如咨”三十二字长联及三十二页家训教育后代,体现了一代名臣的家国情怀,读来发人深省。

金德瑛以状元郎身份起家,一生施德政、爱民庶,无论是学政任还是左都御史任,都无愧于天地,不愧于己心,真正做成了一个把百姓放在心间的好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王侯将相从无种,唯有德者居之。尽管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早已被我们抛在了身后,但休宁状元金德瑛一生的故事和优良的品质都对我们今日有些许启示。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