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卫民
1919年,陶行知力主开放“女禁”,在南京高师提出《规定女子旁听办法案》,江苏省教育会会长黄炎培、南京高师校长郭秉文等人响应支持,1920年,南京高师开放女禁,招收女生,成为我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始。1922年,陶行知与洪范五、胡晋接、方新等人有感于家乡女子教育落后情形,倡议在徽州创办一所女子师范学校,时任安徽省教育会会长的江彤侯大力支持,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很快在屯溪隆阜诞生,成为徽州地区社会新女性的摇篮。
江彤侯(1880-1951),名暐,字彤侯,安徽歙县人,皖籍名士。江彤侯考中秀才后,目睹外辱日亟,国运衰怠的种种情形,放弃科举来到南京,考入江南陆师学堂学习军事。1901年,江彤侯与爱国青年柏文蔚、赵伯先、汪律本等人组织革命团体“强国会”,以推翻清室、抗御外侮为宗旨。1905年,江彤侯到芜湖安徽公学任教,随后参加了同盟会。1912年,江彤侯到安徽都督府任教育司司长。翌年,他跟随柏文蔚声讨袁世凯失败后前往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许世英为安徽省省长,江彤侯回皖担任教育会会长。当时,推行教育改革阻力重重,徽州属皖南山区,交通闭塞,又有“程朱阙里”“东南邹鲁”之称,上到官员士绅,下到普通民众,思想都比较保守,在徽州创办女子学校,所遇困难可想而知。江彤侯支持陶行知等人倡议,在同乡之谊之外,更是他思想进步的必然选择。
陶行知主张,“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他在北平、南京动员胡适、姚文采、洪范五等同学、友人响应,在自己家里设立一个“笑山读书处”(陶行知父亲陶位朝,字笑山),江彤侯自然也是他争取的对象。江彤侯不仅支持平民教育,还要求所属公役必须读书,安徽成为陶行知推广平民教育的重点地区之一。
江彤侯在安徽公学、安徽都督府、亚东图书馆等处工作皆与陈独秀共事,江彤侯敬仰陈独秀,陈独秀关心江彤侯,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23年春,已是中共领导人的陈独秀安排柯庆施到安庆去工作,江彤侯看到陈独秀写给他的信,让柯庆施居住在他的官署里。柯庆施在柏文蔚出资办的《新建设日报》担任编辑工作,《新建设日报》成为宣传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同年,柯庆施要去南京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前准备工作,临行前,柯庆施去见江彤侯,建议派他到南京去考察陶行知所提倡的平民教育运动,江彤侯欣然同意。
1923年10月,陶行知到安庆推行平民教育,参加安徽省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大会,被推选为该会董事。陶行知在安庆活动十余天,分别召集学校师生、公务警察、宗教人士、商董等集会,宣讲平民教育的宗旨和社会意义。在安庆各界一万七千多人参加的平民教育集会上发表演讲,会后参加游行。11月,陶行知在芜湖与徽州旅芜同乡共同拟定《徽州推行平民教育八条》。
与陶行知一样,江彤侯对家乡发展尤其是平民教育运动很关注,他举荐思想锐进、经验丰富、有开拓精神的汪镜人到歙县任知事。因江彤侯的赏识和举荐,1923年5月,安徽省立十一师校长汪镜人到歙县担任知事。汪镜人到任不久,了解到当时歙县农村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教育,二是植树,三是禁止种鸦片烟,四是禁止赌博,五是提倡妇女放足。一次,他邀同几个教育界人士一起下乡,及时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沿新安江而下一直到街口和歙淳边境,再折返到岔口、武阳、昌溪,然后翻过高山峻岭到磻溪、苏村、杞梓里和三阳坑,回程又到北岸、瞻淇、渔梁等村庄,前后历时9天,行程400余里。陶行知在1923年11月出版的歙县《教育月刊》第一卷第二期上看到《歙南九日讲演记》,非常高兴,1924年1月,陶行知写了一封长信给汪镜人,给予赞扬和鼓励。陶行知认为,汪镜人找到了“治歙的入手要策”,下乡演讲“尤为亲民要举”,陶行知“为五十万歙民庆幸”。汪镜人在“歙民五训”中提出的观点,陶行知都十分认同。信中,陶行知还向汪镜人介绍了推广平民教育的办法。
随着时局变化,陶行知与江彤侯走向不同的道路。1930年安徽通志馆成立,聘江彤侯为馆长。1939年国民政府安徽省临时参议会成立,推江彤侯为议长。1949年,江彤侯顺应时势,在屯溪劝说省政府屯溪留守处主任、保安司令部警保处长方师岳率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屯溪和平解放。与江彤侯不同,陶行知不慕官位,始终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民情怀铸造了他的人格品质。江彤侯与陶行知,尽管他们的志向有别,但他们都有君子风范,十分珍惜私交友情。江彤侯年老返乡,在屯溪隆阜定居,认识他的人都很敬重他。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