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伯山 叶成霞
乡村意识形态的同属性——儒家文化厚实沉淀
长三角地区的乡村社会就厚实沉淀有儒家的思想。以“仁爱”为核心,讲求忠、孝、节、义的儒家伦理是民众普遍接受的道德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是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作为每个宗族来说,是要以儒家思想与伦理作为宗族教育、管理的基本准则,开辟家训、制定家规、形成格言等,以之教化、规束族人,培育出良好的家风。此方面的遗产在长三角地区最为丰厚,影响也极大,仅苏州的家训而言,著名的就有南宋初年叶梦得效仿《颜氏家训》而制订的苏州吴中叶氏《石林家训》、明末清初苏州府昆山县朱用纯(号柏庐)制订的《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清咸丰年间定本的徽州歙县大阜迁苏州潘氏《潘文恭公遗训》等。
徽州是“程朱阙里”,传统儒家文化在此更是有着厚重的沉淀,尤其是朱子思想在徽州的影响至深至彻,所谓:“一以郡先师子朱子为归。凡六经传注诸子百氏之书,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为教,子弟不以为学也。”“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待,而以邹鲁之风传之子若孙也。”各宗族都自觉和内在地以朱子思想作为治族的基本思想,以朱子之礼教作为族风敦进的基本礼教,朱子《家礼》是被奉为“金科玉律”的社会及家庭仪礼范本,各宗族制定族规、家法等都以《家礼》为根据。如新安黄氏在评价《家礼》时称:“盖人伦不明,宗法废弛,民俗颓弊甚矣。幸而皇宋诞膺景运,五星聚奎。由是吾郡朱夫子者出,阐六经之幽奥,开万古之群蒙,复祖三代之制,酌古准今,著为《家礼》,以扶植世教。其所以正名分,别尊卑,敬宗睦族之道,亲亲长长之义,灿然具载。”1.明万历徽州萧江氏“祠规”的“崇礼教”条目规定:“遵文公《家礼》”。清雍正休宁茗洲吴氏在制作《茗洲吴氏家典》时说:吴氏族规乃“推本紫阳家礼,而新其名曰家典。”2.清光绪黟县李氏在家训中说:“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民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其所著《家礼》一书,凡冠昏丧祭诸大典,炳如日星,允宜遵而行之久矣。”3.朱子思想构成了徽州民众强大的思想意识支柱,直接导致的就是儒家文化价值观在传统徽州占据统治地位。
乡村社会建构上的同构性——礼仪之邦的伦理打造
社会构成的同质性必然会导致社会结构在形成与发展上的相通性,而意识形态的同属性决定的是社会性质在存在与变化上的共同性。传统长三角地区乡村既然都是由注重血缘性的宗族所构成,皆有儒家文化的厚实沉淀,两者的结合,导致在乡村构建上就是一种体现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宗族→乡村”构建,基本逻辑是:以仁爱为核心,首先建构好每个宗族,重在弘扬与落实“忠”与“孝”的理念,以追求宗族的和睦与兴旺,是为“亢吾宗”;接而推及到族邻与乡邻,处理好族与族、村与村之间的关系,建构好乡村,重在弘扬与落实“信”与“义”的理念,以追求乡村的和谐与稳定,是为“睦乡邻”。这方面的论据和材料很多,涉及的种类也十分广泛,这里仅用一类。
笔者曾参与《记住乡愁》节目的策划和担任点评专家。《记住乡愁》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它本着大历史小村落、大文化小故事的原则,以高度纪实的手法,展示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与文化自我发展而延续至今的实态及乡村自治的实态。此节目自2015年1月开播以来,目前已拍摄有300多集,长三角地区的乡镇多有入选,从中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在长三角地区乡村治理上发挥的作用且延续至今的一个个具体实例:
在宗族的自身建构方面。徽州黟县屏山村是舒氏宗族的世居地,该族全方位遵从孝道,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仅是要尽到“养父母之身”,更是要做到“悦父母之心、承父母之志”,由此形成家风与族风,千百年来延续至今——是谓“孝道传家”。遵循的是孝道家风——是谓“百行孝为首”。等等。
在宗族的建构推及到乡村社会方面。徽州绩溪县的仁里村,原先居住的宗族是耿氏,讲仁义、重仁爱,形成了祖训以教导族人;后来程氏家族迁入,并很快成为望族,还是秉持了这条训诫,由是形成了村风,保持了千百年——是谓“仁爱为本”。
以儒家思想和伦理打造的宗族必然是一个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实现的宗族,推及而打造的社会也就是一个可以称之为“礼仪之邦”的社会。这在传统长三角地区的乡村具有一定共同性,构成了其乡村治理的前提与基础。
二、传统徽州乡村社会治理的机制
徽州位居江南,自古以来都是长三角地区的内在组成部分。她自南宋以来,曾保持了千百年的社会稳定与繁荣,文化获得了极大发展,形成了“徽州文化”概念。这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其中,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礼法兼治”理念的具体践行至为重要。
徽州本是个移民社会,原土著人是越人。东汉末年以后,由于中原一带战乱纷繁,许多世家大族南迁。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如世外桃源,于是,许多南迁的中原人在此择地而居;也有仕宦于徽州者、偶游于徽州者,迷恋山水,遂作定居。而恰在东吴政权统治这里的期间,由于越人“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他们长期不服统治,经常出扰与暴乱,因此几遭平复,最惨烈的平复是建安十三年(208)孙权部将贺齐率兵的镇压,仅黟县的林沥山一战就“凡斩首七千”,大大削弱了越人的势力。嘉禾三年(234),孙权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采取断粮围困的方法逼迫山越人出山,花了三年的时间完全平服了山越人,之后,徽州的山越人接受了“王化”和教化。也正因为此,由中原迁徙到这里的“客人”能够很快“反客为主”,他们在与土著越人的融合过程中,一方面是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创造性地转化移植到徽州,促进了徽州本土山区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是将发达的中原教育与文化直接移植到徽州,“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等,传播儒家文化。至于作为原本为“中原衣冠”“名门士族”的宗族本身,他们在此都是聚族而居,强化血统,注重宗族的管理;在各个宗族之间的关系上,做到彼此和睦相处,推崇谦和与敬让。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