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王茂荫与徐景轼

发布时间:2023-03-17 10:09:56

  □ 陈平民

  徐景轼,清代末年歙县黄呈降(后改名徐村)人。父亲徐耘叔,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长大后参加科考,十分不顺,屡屡落第。道光六年(1826),徐耘叔带着继配夫人吴氏离开徐村,以笔墨为生计寄居京城。道光七年(1827)十二月十九日,徐景轼诞生于京城宣武门外棉花四条胡同寓宅。

  王茂荫原名茂萱,号子怀,出生于嘉庆三年(1798),比徐耘叔年少八岁,早年有着与徐耘叔相同的人生经历——在问学上虽然早达,但在参加乡试中却非常不顺,考了多次都没考中。道光十年(1830),王茂萱决定去北京通州协助父亲管理祖父手上创设的“森盛茶庄”。第二年,北闱恩科开科取士,他便以“茂荫”之名捐监生应京兆试,不料竟考中举人,之后再参加壬辰会试,联捷成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备官户部。这年他已三十多岁,而出生于北京的小老乡徐景轼,年方四五岁。对徐景轼而言,王茂荫是名副其实的长辈。

  徐景轼“受知于”王茂荫,始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当时,王茂荫在户部已供职十五年,任云南司主事(正六品),居宣武门外顺治门大街歙县会馆,徐耘叔带妻带子也居歙县会馆。这年,徐耘叔为徐景轼捐监生,应京兆试考举人,场后以试文就正于同乡诸先达,大家看后都认为必能考中,王茂荫“尤所激赏”。然而榜发后徐景轼却名落孙山。发榜前一夕四更,王茂荫以手札致徐耘叔说:“街上卖题名录,文郎不售矣,命也。顷寄家书,望将闱作录示一通,将寄与儿辈耳。”徐景轼在自订年谱中说:“先生之不以成败论文,可感也。余之受知于先生自此始。先生讳茂荫,辛卯举人,壬辰进士,后为余丙辰朝考阅卷师。是科荐卷,本房为宗室夫子讳英淳,号琹南,乙未进士,由翰林改官工部。”“丙辰朝考阅卷师”是指咸丰六年丙辰(1856)他参加会试,王茂荫是他的阅卷老师之一。

  徐耘叔因一再不得志,便纵情诗酒,以致病肺咯血,春季病发特别厉害,终于不起。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二十三日,病逝于歙县会馆,享年五十八。为办理老乡的后事,王茂荫跑前跑后,费心尽力。徐景轼在自订年谱中说:“经理丧务始终尽力者,王子怀先生也”。

  王茂荫对徐景轼关心关照可谓备至,他尽心协助办完徐耘叔丧事之后,又引导徐景轼受学于自己的挚友、著名学者张穆。徐景轼在自订年谱中称“(张穆)先生以汉学名一时,兼善古文辞,余因是得窥古学门径”。

  咸丰元年(1851)秋,徐景轼应京兆试,考中举人。同年十二月,王茂荫为媒,徐景轼议婚于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云南人李浩之孙女。咸丰二年,徐景轼在准备会试期间,曾“依王子怀居”歙县会馆。同年底,他就婚于李氏,寓京城米市胡同。

  同治四年(1865)六月二十二日,王茂荫病故,享年六十八岁,给他送挽联的朝臣、同僚、好友甚多,时官礼部祠祭司员外郎的徐景轼也送了挽联。

  同治十年(1871)二月十九日,为王茂荫遗孀继配夫人洪氏七十岁生日,徐景轼应王茂荫二子王铭慎之请,亲自撰写了《恭祝诰封一品夫人王师母洪太夫人七旬慈寿》,20名当朝官员联合签名,以为祝寿。

  该寿序中有言:吾歙处黄山之麓,渐江饶其南,山川灵异所钟,代有伟人。咸丰、同治年间,以直节谠论著于天下者,则惟吾师少宰王公。公由户部员外郎跻谏垣,封事数十上。时值粤匪盗兵,中原多事,所陈奏皆关大计,慷慨无所避忌。不二载,迭擢侍郎,是以受九重特达之知。蒿目时艰,忧劳特甚,益思有以自效,每能言人之所不敢言,正色立朝,四方钦其丰采。

  寿序中还特地提及“公与先大夫为莫逆交,景轼少以文字受知于公,及丁多难,公所以扶囗而勖之者甚,至丙辰岁,景轼登第入词馆,公又为朝考阅卷大臣太夫人之来京师也,曾以通家子之礼拜于堂下故于公之家事,及太夫人之淑德令范知之最详”。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