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湖南泸溪:“同心”火炬点亮青春之光

发布时间:2023-09-26 13:40:35

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25日电(胡灵芝 杨世方 张燕)“双脚用力,手臂向上伸展……”近日,在湖南泸溪县潭溪镇松柏潭村村小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投篮。长沙市泸溪商会“守望成长·与爱童行”活动走进松柏潭村时,为村小送去价值5万余元的物资、捐款,帮助孩子们建起了运动设施。

近年来,泸溪县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大力实施“同心育苗”工程,有效整合公益资源,广泛凝聚同心力量,精心呵护各族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同心力量,让求学之路更顺畅

“非常感谢飞沃科技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关爱,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回馈社会……”在湖南统一战线、省国资委助力乡村振兴泸溪行教育捐赠暨泸溪县教育基金会“飞沃科技”助学金发放仪式上,来自全县19所中学的41名困难学生收到爱心企业捐赠的助学金。

众人拾柴火焰高。捐资助学,让困难学子圆梦起航,离不开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泸溪县以宣传发动为支撑点,结合全省统一战线“五学两助”活动,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非公经济大讲堂”“同心微课堂”,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重教兴学的理念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广泛汇集民营企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侨界人士等统战力量参与爱心助学事业。今年以来,泸溪成功承办“湖南统一战线、省国资委助力乡村振兴泸溪行”活动,落实助学资金100万元,惠及全县200余名困难学生;开展“侨爱心·乡村学生眼视光”活动,为全县千余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视力健康体检;组织“五学两助·乡村行”系列活动,引导爱心商会、民营企业捐款捐物30余万元。

该县还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同心律师服务团”,开展“公益法治进校园”“遵法守法、携手筑梦”等活动20场次,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同心妈妈”统战工作品牌,呵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创优服务,让惠民政策更暖心

“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傍晚时分,泸溪县城白沙城区,县民宗局的干部正在新疆籍来泸务工人员孜敏妮萨罕家中走访。今年3月,在泸溪县民族局的帮助下,孜敏妮萨罕的儿子顺利转学到泸溪就读。

同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人。泸溪县坚持把落实好民族优惠政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创优服务、精准发力,持续做优做实“民心工程”,让各族青少年同沐春风里。

强化民族地区教育资金使用管理,2018年以来,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069万元,落实民族地区教育资金177万元,持续推动民族教育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县创建省、州级民族团结示范学校8所。

建立落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走访服务制度,在相关部门及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和服务窗口。近五年来,走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120余户次,解决创业就业、子女就学等困难30余件,让各族学生共享教育资源,更好地融入泸溪生活、感受民族团结进步力量。

围绕家长、学生关心关切的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强化宣传释疑,严格资格审核,确保审核工作准确无误。以学校为单位,全面落实“上门办”“帮代办”等优化服务举措。2023年,圆满完成民族优惠加分政策资格审核1514人,连续多年实现零差错、零遗漏、零事故。 

多彩活动,让成长之路更精彩

炼油设施高大林立、各种设备精准运行……今年7月的长岭炼化暑期研学之旅,让泸溪县潭溪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记忆犹新。“将来我们也要在泸溪的大山里建设一些能生产有用东西的装置,让我们山里人都过上富裕美丽的日子。”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泸溪县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活动,认真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多彩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

深化“培根育苗”工程,在全县初、高中学校开设“民族政策常识”和“民族理论常识”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一校一品”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设踏虎凿花、苗族数纱等各类社团970个。

深化“雏鹰远航”工程,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广泛开展青少年夏令营、研学旅行等主题活动,推动县域内外各族青少年双向奔赴。近3年来,累计开展跨区域民族青少年交流活动60余场次,参与学生2700余人次。

深化“小手帮忙”工程,深入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帮扶活动,广泛开展“感恩、融情、塑形”主题活动、“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雷锋家乡学雷锋”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体社会实践中促进各族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成长。(完)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