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徽韵悠悠古黟城

发布时间:2020-07-27 09:11:27
  □ 刘菁兰

  古时黟地商周属扬州,春秋属吴;吴亡属越,战国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黟县,属鄣郡,故而有“古黟”之称。之后,黟之县名或改或复,黟之疆域或大或小,及至1961年恢复黟县建制,属徽州地区,1987年属黄山市至今。其间,隋开皇十二年,“改隶歙州,则徙州治于黟”(《元和郡县志》),州领歙、黟、海宁(后称休宁)三县,可见黟县作为州治所在地,曾是当时歙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黟之城,虽历经千年风霜,但古城风貌依旧。其选址布局、设计理念、建筑特色、县衙街渠无不彰显名城风范。

  黟县古城选址与布局以徽州风水理论为指导,《黟县志》载,宋代,“背倚东岳山,面临漳河筑县城”,东跨漳河有余家山作屏障,形成鲜明的“两山一河”的总体形态,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选址模式。城墙呈圆形布置,设有东门“吉阳”、西门“望仙”、南门“通闾”、北门“永宁”、东南门“桃源”、近县治门“景星”6门,城内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和郭门街等。历经时代变迁,象征“天圆”的城墙虽已不复存在,但体现东南西北“地方”的古城内部格局与肌理清晰,包括直街、北街、横沟弦在内的几条古城重要历史轴线保存完好,城内仍保留大量明清民国时期历史街巷、历史建筑,“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理念依然完整体现。

  黟县古城防洪设计,体现了前人的科学睿智。发源于白顶山的漳水和发源与拜年山的霁水在黟县古城北郊双溪桥汇合以后由西向东,然后正对石堤折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弯,转向南要过数道堨坝才流往县城,很大程度减缓了水流的冲击力。而正对漳河的这条上百米的石塝叫和尚塍,高度与宽度都有着特殊的设计。平日由它护卫着堤外上千亩良田,如果遇上几十上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漫坝或者毁堤,沿漳河古道,经过长生桥,高歧、何家溪一线倾斜而去,而不会直接冲击县城,确保了黟县城千余年来的安全。

  而修建于梁朝作为黄山市最早水利工程之一的槐渠(又称横沟),穿城而过,历史上除了灌溉良田之外,还能够方便居民百姓的日常浣洗,并兼有消防作用,形成了古黟特有的槐渠民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城市营造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特点,反映了“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传统的规划思想。

  黟县古城可划分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麻田街历史文化街区、郭门后街历史文化街区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是黟县名城占地规模最大,保存历史遗存最为集中,传统格局风貌最为完整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古城内部典型商业街市布局,完好保存着泮邻街、南街、横沟弦等历史街巷以及三元井、程氏宅、怀德堂等文物古迹,宋代始建的古城标志性建筑通济桥仍是今天的交通要道。麻田街历史文化街区横跨漳水于东岸,通过通济桥加以连接,整条街道铺装由花岗岩条石。街区历史悠久,繁荣于清末时期,街道上的饮食、旅店业等相当发达;街道两旁砖木结构店面浑然一体,尺度适宜,体现山城特色及商业民居建筑特色;具有丰富的滨水景观环境,沿漳河两岸人文和生态环境优越。郭门后街历史文化街区,横沟自此流经古城历史“廓门”,展现了古城格局重要特征,同时突出了横沟的历史价值与景观价值;街区保存有集中连片的传统古民居,生活氛围浓厚。

  黟县古城集中街区建筑风格、型制规整统一,均为具有鲜明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组合丰富,古建筑均为木结构为主,砖墙维护,以砖瓦、石、木材为主要材料,建筑装饰以砖、木、石雕为主,在装饰上精工细镂,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厅堂内摆设充分反映主人情趣、志向的堂名、楹联、字画、陈设等,置人于文苑古朴境界中。

  黟县境内保存文物众多,历史遗存丰厚。这里不仅有西递、宏村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等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而且拥有31处中国传统村落和众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村落。境内共有71处文保单位和1684处登记为不可移动的文物以及众多的历史建筑。在古城区古城区拥有1处省级文保单位(程氏宅);5处市级文保单位(程氏宅、环山楼、怀德堂、通济桥、三元井);40处县级文保单位(程梦馀宅、周氏祠堂等);32幢历史建筑和74处登记为不可移动的文物以及建议141幢历史建筑。同时拥有众多古井(三元井等11口)、古树(桂花、香樟、罗汉松、圆柏等名贵树种数百株)、古桥(通济桥、九洞桥)、古水利工程横沟等历史环境要素。位于县政府中轴线上的县衙正堂,是中国县衙建筑的重要实证,古徽州地区县衙建筑的唯一地面遗存。

  古黟之城,时发生机,悠悠古韵一定会在岁月的深处流淌。

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