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艺术投资

舌尖上的徽州之毛豆腐

发布时间:2020-08-17 10:12:39

撒 盐

切 条

点 卤 叶国胜/摄

发 酵

煎 制

  □ 叶国胜/文 樊成柱/摄 


  开栏话

  为了更好地保护徽州文化,让徽文化留下来,活起来,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薪火相传"专栏,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我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诠释非遗魅力,号召广大群众持续关注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得以传承和发扬。

  “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徽州毛豆腐是黄山脚下徽州大地上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是徽州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做毛豆腐之前先要做成豆腐坯。做豆腐先得选豆,再经泡豆、磨豆、煮浆、脱脂、点酸水、上板压榨成形几个步骤做成豆腐。然后再把成形的豆腐撒盐切块,经上笼发酵,待豆腐出毛,就做成了徽州毛豆腐。

  行走在徽州,经常能在街头巷尾遇到走街串巷的货郎,一头挑着干柴铁锅炉灶,一头挑着毛豆腐及菜籽油、辣椒糊等佐料。他们随时随地卸下担子淋着菜油煎着毛豆腐,人们围坐油锅,一边就着红红的辣椒糊品尝着现煎的毛豆腐,一边聊天拉家常。

  徽州人用自己的智慧让普通的豆腐更富味感。鲜美可口、独具风味的毛豆腐已然成为徽州寻常人家舌尖上的美味。久居外地的徽州人,一说到毛豆腐就会激起浓浓的思乡之情。毛豆腐的味道被旅外的徽州人称为“家乡的味道”。

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