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黟县地名的历史印记

发布时间:2020-08-29 10:09:57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乡人文底蕴。

  出黟县城,车行两公里至马榨村,翻上公路左侧的山坡可见一个不大的村子,落南朝北,名“古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地名普查时,这里仅24户,百余人。这不显眼的地方,凭肉眼怎么也分辨不出来,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曾是黟县古县城,汉代还数度成为广德王国城址,《太平寰宇记》有记载:“广德旧城,在今黟城东五里。”《汉书·诸汉王表》记:“广德王榆,广川惠王曾孙,元治二年封,有旧城在今县东五里。”说的即是古城村。旧时有上古城、中古城、下古城之说。上古城即今天的深田弯村,下古城即今天的厍里村,也叫官厅,相传是秦汉古城官府所在地;而马榨村则是当年拴马所用的马厩;古城对面沿河的数百亩水田,为古时的商业区,现在仍然叫“河面街”,一度是繁华的闹市。当年在旱地改水田时,许多地方还曾挖到过齐整的古建筑墙脚。纵观史籍与民间传说可知,秦汉时期,上中下古城与马榨村、河面街等地名联成一片,面积足足有十多平方公里,加之古城盆地兼有通衢大道的交通和龙川河等用水的方便,一幅完整的古都市图便跃然纸上了。

  地名,还承载着历史事件,特别是战争的硝烟。至今黟县城南门还有一处叫“寨下”。“寨”的本意指防守用的栅栏,引申为驻兵的营地。县城怎么会有寨下呢,据《三国志·吴书·贺齐传》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国中郎将军贺齐率兵镇压黟县和歙县山越部落动乱。黟县山越部落首领陈仆、祖山率部族占据了淋沥山,与吴军对战。贺齐将军率兵直捣陈仆、祖山的巢窝,大胜山越,斩首七千,其余皆降。为纪念贺齐将军,古黟人们在当时贺齐兵部驻营扎寨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并在庙里塑了一将军像,以供人们祭祀。庙前的石阶岭也被称为“将军岭”。庙所在的村庄称作“寨下”。现在庙虽已倒塌,但寨下村和将军岭的村名,地名依然存在。

  与敌对势力战斗,与大自然斗争,都需要弘扬英雄事迹,以鼓舞众人的斗志。百户村便是因此而得名。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朱元璋手下有一名力士校尉王用是百户人,其职责是行军作战时,专掌旗鼓,指挥军队进退。一次,朱元璋与陈友谅又在江西鄱阳湖一带进行大战,王用头部遭重创,但气绝前仍一直持旗击鼓不止。陈友谅见朱军营中,仍旗帜飘扬,鼓声不止,疑有伏兵,旋即退去。谅军退后,朱元璋率残兵返回军营,见尸首遍地,空无一人,旗鼓手王用也早已气绝身亡,但仍兀然站立未倒,鼓槌紧握手中,禁不住含泪对随身将士说:“我军有如此壮士,真正少有。”朱元璋在南京即位后,没有忘记王用的忠勇,追赠王用千户,其子王琬,授百户世袭,子孙以爵名封,直到如今。

  更多的地名是历史经济的写照。渔亭旧有“七省通衢”之称。货物从渔亭码头装船可直抵余杭,运回的货物特别是食盐等在此起埠,用骡马运往黟县、祁门、太平、石埭等山区,是商贾云集的新安重镇,建国初期该镇尚有100多头专跑运输的骡马。清朝乾隆时期户部尚书曹文埴《渔亭》 “竹筏与松□,停泊各分队;论货盐米多,问途水陆会”的诗句,写的就是渔亭当年的繁荣景象,至今镇里仍有一街道名盐街。同样石山街、北庄街、古筑街等,都因为坐落在交通要道,商贾繁荣,村子不大,却都以“街”冠名。

  由于时间久远等诸多缘故,有些地名几经演化,虽为历史记录,但一时让一般人难以理解。如历阳里历下村有三个自然村,由南至北面的碧山村依次分别名叫上历、中历和下历。在黟县方言中,“历”与“勒”同音。嘉庆版《黟县志》称“历下”为“勒下”。“勒”原指“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引申为动词“勒马”,拉紧马缰绳,使马或奔驰向前,或缓步徐行,或回头转向。“隋开皇初,改新安郡为歙州,治黟(碧山)。”当年,主要的交通方式是行马。行至州治,自然要减速,故曰“勒”。“上”、“中”、“下”指的是距离州治里程不同,勒马用力的程度也不一样罢了。

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