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有一道叫做“一品锅”的徽菜,据说也与皇帝有关,并且还流传着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此菜由明代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某天,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情急之下,余夫人特意烧制了一道徽州家常菜——火锅,心中忐忑不安地端上来,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当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余夫人亲手所烧,便说了句:美味莫如“一品锅”!从此也就一锤定了音。
另一个说法则是与徽籍大学问家胡适的祖辈有关。传说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便衣简从,行至绩溪上庄,此时天色渐暗,一天的奔波已是饥肠辘辘,于是寻到一处胡姓农舍,贸然叩门,请求填肠充饥。农妇连忙准备,将家中幸好尚存的菜肴,依先素后荤次序一层层铺于锅中,烧热后端上桌来。皇帝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赞不绝口。食毕,乾隆抹抹油渍渍的嘴问道:“这锅菜名叫什么?”民妇答道:“这大锅菜哪有什么名称,不就一锅熟么?”皇帝听了说:“这一锅熟名称不雅,此乃徽州名肴一品锅也。”
这两种说法,表达的无非是说这道菜肴如此鲜美,甚而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赞赏。
除了喜气盎然的菜肴外,略带点忧伤意韵的徽味也是有的,像“包袱饺”。虽然它只是徽菜中的一道点心,但浓浓的乡愁情愫让人一尝难忘。包袱饺状似徽州商人或学子离开家乡时所背的包袱,其柔滑可口,回味滋永。临行之前,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顿包袱饺子再依依送别游子出门。包袱,抱负也,更多的则包含着对即将背井离乡、远离亲人者的一种祝愿。
徽菜中有一道不太显眼的中和汤,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相较臭鳜鱼、毛豆腐的显赫名声,中和汤一直冷清无闻;相对牛尾狸、马蹄鳖的人文雅致,中和汤只是平淡无趣;相比一品锅、包袱饺的一喜一忧,中和汤则显得十分平静无澜。中和汤虽名气不大,却耐人寻味、意蕴深长。
翻开《徽州文化大辞典》,民间流传着中和汤的由来亦有两种:一是其主要用料虾米来自长江北岸望江县的中河;二是江西境内有东西中三条河进入鄱阳湖中,其中东河、西河河水浑浊,唯独中河源出祁门阊江,河水清澈见底。南宋祁门人方岳在湖畔的星子县为官,因嗜好豆腐,常泛舟中河,捞取河中虾米清煮豆腐为汤,清澈味香,鲜嫩不腻,因此取名中和汤。
虾米,江南江北俱有,无所谓谁最鲜美。所以,我宁愿相信后面的这则故事来历更加真实些。
方岳出身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能赋诗,时人称为神童,后来中了进士为官。其一生仕途不顺,却能淡然视之。这可从其留下的诗词文章中窥见一斑。方岳的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诗风朴素自然,清新质朴,平白如话。洪焱祖说他“诗文四六,不用古律,以意为之,语或天出。”其词作风格清健,文章则流畅平易,真切直率。
举其诗作,如《感怀》:
宦情已矣随流去,
老色苍然上面来。
已惯山居无历日,
不知人世有公台。
《感怀》诗共有十首,皆是他解职乡居时所作。诗中疏朗淡远的诗句,透露出他处世平和舒放的心境。他曾在《次韵别元可》诗中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这或许也就是他诗如人生、人生如诗的真实写照。
现在回到这道汤羹的名字上来。中和之“和”虽与“河”同音,为什么方岳要改“河”为“和”?这其中存有几许讲究?中和,字面理解就是中正平和。《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本就是根本,达就是最广、最普遍化的,达道就是普遍的原则。中、和,以中为贵,以和为美,是儒家人生观很重要的概念,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核。
北宋徽籍大家程颐注释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南宋徽籍大儒朱熹曾通俗讲析,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朱熹强调庸即平常的意思,认为平常的东西才能恒远,平淡无奇的东西才能长久。他举例说只有粗茶淡饭可以顿顿吃,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而吃不出毛病,所以最平常的东西就是最永久的东西,这是一个哲理。
方岳与朱熹同为南宋时期的徽州人。方岳出生的第二年,朱熹去世。虽未受朱夫子耳提面命的教诲,但方岳与朱熹既为同乡之谊,也有文脉之缘。有一则诗话反映了方岳对于朱熹的推崇。《九曲棹歌》是朱熹携友人同游九曲溪时所作的一首七排诗,是一幅用诗歌形式概括描绘武夷九曲溪风貌的长卷佳作,九曲溪也因此作名扬天下。历代多有步韵唱和者,方岳是最早和朱熹原韵作《棹歌和韵》而讴歌九曲的,并且也是风格最为接近、思想最为相通的作品之一。方岳一生著述丰富,多有一些对儒家思想的感悟和阐发。
由此可见,中和谐音中河而成为一个汤名,也许因为原料朴实、做法简便、汤色明亮、清爽不腻的特点,当初方岳就没作多少思考,在不经意间改动了一下,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其实,也就是在这不经意之间的改动,透射出方岳不惊不喜、不激不厉的儒流本质和处世态度。
人生何其漫长,当你端上一小碗中和汤品尝时,或许在这轻啜慢嚼之间,倒能悟出一些人生的道道来。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