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艺术投资

竹雕

发布时间:2021-06-07 11:23:20

  ☑ 歙县  江伟民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竹雕纳入徽州雕刻之中的。只是知道,原来的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又多了一个成员——竹雕。木雕多见于青砖黛瓦马头墙上的木制构件、家具;石雕有完整的青石作品,历千年而不朽,也有名耀古今的歙砚,闯出了自己的字号;砖雕作品多为门楣上方的装饰图案,有人有树有桥梁人家骡马市场,最为讲究的砖雕会因风力不同而开合有度并发出不同声响,当为砖雕绝品,这个叫“十三风门”的作品在歙县的徽商大宅院内就能见到。在一个不乏高山大川的徽州,如果说,木、石、砖的材料随处可寻,那么竹雕所用的竹脑——特别是造型奇特能够给艺人想像空间的材料,却并没有随手拈来那么容易,更多的是需要艺人去山间寻找,更带着刻意的培就。

  以一把把精巧而锋利的小刀具把精美的图案刻在一块竹子上,表达着手艺人的思想的同时,也展示着他们的手上功夫。雕刻是一件十分磨人的事情。竹雕也不例外。一个人,一盏灯,数把雕刀轮番上场,刻画着自己的阅历,也刻画着自己对历史和艺术的理解。他们手中的刀凿,挑、刺、挖、点,轻快地飞舞着,像一只只翩翩欲飞的蝴蝶。雕刻出来的作品,就是一幅立体的画。手艺人以刀代笔,其实,刀就是他们的笔,在寂寞的时光中,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把故事和自己写进竹子里。

  竹雕技艺中,选材是最主要的。从一段段竹子到剥去表皮开始,手艺人就用一双鹰隼一般的眼睛在审视了。它的脆度,它的韧性,以及是否经得起一把雕刀的压力,都需要一一甄别。谁要是少了这一环,许多时候就会徒劳无功。即便头一关做得再细致,却也免不了出一些意外。当我们看到那一只只摆在眼前的精美艺术品上,出现了裂缝,也就意味着它的价值大打折扣了。一个好的竹雕艺人,就要学会如何去防止。尽管,雕琢的过程是防不胜防的。更让艺人欲哭无泪的是,最后的时刻,竹面崩盘。即便这样,艺人们也不会去戕害自己的作品,他们会虔诚地收藏起来,摆在密不视人的储藏间里,有空的时候,泡上一杯清茶,与它们一起慢慢品尝。

  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们的孩子,在与时光拼熬的过程中,它们诞生了,有了生命——做为一根竹子的生命死去的同时,另一个可能永久的艺术上的生命出现了。一节普通的竹子,一个沾满泥土模样奇怪的竹脑,在这一刻完成生与生的更替,生与生的升华。

  在徽州,数得上的竹雕艺人,一个是歙县北岸镇的汪加林,一个是徽州区岩寺镇的洪建华。一个主刻竹筒,一个主抓竹脑。与汪加林接触,纯属偶然。5年前的一天,一位汪姓同事约我一起去采访一个叫汪加林的竹雕艺人。同事相告,此人从事竹雕多年,却一直不接受媒体采访,甚至拒绝了一些央视、新华社的记者。作为一个县城电视台的记者,最怕遇到一些耍大牌的艺人,只是采访是县里下达的任务,必须完成。要不然,我会选择放弃。同事的这一预防针,让我的行事也慎重起来。汪加林年近五旬,高高瘦瘦,养着长发,蓄着长胡,一件半新的多处起皱的白色对襟上衣,一条灰色裤子,趿一拖鞋,一副不修边幅却颇似艺术大家的模样。我的汪姓同事是采访中的高手,喝了一口清茶,满嘴茶香地问道,大师姓汪,我也姓汪,敢问大师是汪华第几子的后人,至今又传了多少代了?这一问让汪加林瞠目结舌起来。也正是这一问,同事和汪加林成了一家人。我的汪姓同事便如数家珍般细说汪姓千年历史,只听得大师不住颔首。也正是有了这个前奏曲,拉近了采访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一个从不接受采访的“怪人”,就这样通过镜头和文字的报道被更多人知晓。

  汪加林是土生土长的北岸人,走上竹雕行当,自有祖传的原因,也有自己爱好的因素。读书不多的汪加林,头脑却十分灵活。尤其面对一个个竹脑时,他都能以刀代笔,以物定形,刀走龙蛇,雕琢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更可贵的在于他的时代感特别强。他认为,古人的竹雕大抵状物言情,也没有超出他们当时的时代,更有甚者只知默守成规,不逾矩,也就不可能有鲜活的时代性。在他的作品中,有奥运题材的竹雕,有世博会的竹雕,有国庆内容的竹雕,也有传统的人物山水竹雕。2009年,共和国六十华诞前夕,汪加林的一件作品《事事如意迎国庆》,长80.6厘米,高30.6厘米,竹雕作品的主体是一只大狮子背上三只小狮子,“四狮”谐音“事事”,加上背上的一个玉如意,就成了民间最吉祥的祝福语:“事事如意”了。竹雕上还雕有6只蝙蝠、6只寿桃,代表共和国成立60周年,寓意“多福多寿”。作品之大气,为竹雕之仅见。

  1987年,岩寺作为歙县的一个工业重镇被划分出去成立“徽州区”之后,好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成了我的盲点。但这并不影响这片生机四溢的土地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大师级人物。在竹雕上,洪建华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1年春,我在友人的引荐下,与洪建华有一面之缘,更为有幸的是参观了他的竹雕艺术馆。很难相信,那一件栩栩如生的竹雕作品,竟出现在身边这个白净的年轻人之手。一无学历、二无家传、三无师承的“三无大师”洪建华是徽州区岩寺镇洪坑村人,初中毕业后,他渐渐迷上了雕刻。他照着村中的牌坊刻狮子、雕绣球;下田干活,也找些怪异的木桩雕刻走兽。他还跑潜口民宅,跑呈坎古村,跑棠樾牌坊群,跑屯溪老街,用眼看,用脑子想,用心感悟徽派雕刻的神韵。在数十年的雕琢中,他潜心创作了《商旅图》、《西厢记》、《圣人泛舟》、《游春图》、《踏歌图》等一件件闪烁着奇异光辉的竹刻精品。其中,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竹林七贤》这件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的竹刻作品。“竹林七贤”笔筒高16.5厘米、直径14.5厘米,刻化了晋代诗人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其雕刻手法为深浮雕,有四到五层刻工,最深处离竹黄(内壁)只有3毫米,整个画面布局巧妙,疏密相间,虚实相生。

  我国有记载的竹刻艺术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但清代嘉庆以后,竹刻水平逐渐衰退,后来最能体现竹刻功力和技艺水平的深浮雕更是无人能刻。洪建华的作品攻克了深浮雕难关。他的作品《踏歌图》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竹溪堂”雕刻作品获“国外使节最喜爱的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品牌”。竹刻笔筒《农家乐》被评为“中国农民艺术展”精品奖,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要说汪加林和洪建华,他们之间有许多相同点。一样的手艺人,一样的农民艺术家,一样的凭着自己的本事而载入中国竹雕的史册。他们依旧是徽州手艺人,但他们把手艺人的光彩映射进了一个历史。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