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宁 程国伟 盛红兵 文/摄
近日,休宁县鹤城乡樟田村樟源里一口古井经村民清理后呈现出本来面目,相关的传说故事接踵而至。有人说鄣源(旧时村名)人是方腊的后裔,有人说古井是方翰林方炜出资修建的,史记县志上记录的有人谈,碑石上记载的有人论……相关联的人和事一时成了村民议论的话题。
“鄣源有板龙,我家还有板凳……”村里的方大姐说了半句头又将话语掩了下去。在场的方平当即证实说,村里的确有板凳龙,自己结婚前就舞过,当时踩空了还摔过一跤。最后一回舞板龙是上世纪60年代,荒年之后的1962年元宵吧。后来文革“破四旧”,龙头龙尾统统烧了,户家也不敢存留做为龙身的板凳和灯笼。
“真可惜,要是有保存,恢复起来了多好。”笔者叹息着正要离开。“我家还有板凳龙、灯笼罩。”那位欲言又止的方大姐急忙说,“文革批斗给吓怕了。要是真能恢复(舞板龙)带动全村搞旅游多好。”
板凳龙板和灯笼套藏在方大姐老屋楼阁天花板上,里头虽然漆黑一片,方大姐的父亲还是用杂物进行层层隐蔽,生怕别人发现。
通过电筒寻觅,板凳和4只分散荐放的灯笼罩躲藏50余年后重见了天日。板凳长1.80米,宽0.12米,连接轴承间距1.5米,4只灯笼罩3只大小型号相同,一只略有差异,可能是损坏后更换过的。笔者亲眼目睹了作为龙身的板凳,探寻板龙历史的激情高涨。
有幸的是,笔者的堂婶十分清楚鄣源板凳龙的历史。堂婶方玉珍是鄣源人,今年84岁,谈吐口齿清晰。据她介绍,鄣源板凳龙每年元宵起舞,按户轮流,轮着的户负责装扮龙头龙尾及招集锣鼓队等事务,龙身是每户一节板凳相接,由成年男士进行,没有哪户放弃不参加,因为“舞龙灯”在乡俗文化里有“添丁喜庆”之意,即使没有男丁或男丁在外等情况的,也都会请人相帮舞龙。堂婶说,她叔叔当年在乡公所做事,他们两户的龙都是请乡公所的乡警帮忙舞的,请别人代舞除请吃饭外还要送上一双(2个)麻饼和一个红包,红包装钱多少视家境而定。堂婶说,鄣源的板凳龙同右龙、流口的大同小异,不同的是灯笼装饰用料不一样,右龙的是用红纸裱,流口的用的是彩纸,鄣源人用的是红标准(布)缝制的灯笼套。舞法上也有讲究:平常舞12个圈,逢(农历)闰月年加舞一圈。鄣源的祖宗崇尚“树德”,为让板龙坚持舞下去,特意留下一棵大香榧树所产香榧做舞龙的开支,轮到哪家“做东”,香榧就由那家采摘卖钱。
小小一节板龙,居然蕴含如此深奥的乡俗民情,让人不得不叹服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黄山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